昨天看到某上市公司高管鲍某明性侵14岁养女的新闻,真的很气愤,作为一个社会人,我感到气愤,人性是如此丑陋;而作为一名女性,我更是感到悲哀,为这个14岁的小女孩感到悲哀,她何其不幸,遇见这样的恶魔养父;同时也为女孩的父母感到悲哀,为什么要认什么养父,把女儿送到恶魔的身边,给了恶魔可趁之机。
但仔细想想,我们不能只有愤怒,法律当然会惩罚此恶魔养父,但作为一个2个孩子的妈妈,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反省,孩子多大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性知识教育?采取何种方法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性知识教育?告诉孩子,如何识别坏人的阴谋?如何保护自己的?等等。
而社会各层面也应该从这件事中汲取教训,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否也存在一些漏洞,没能保护到一个可怜的14岁孩子?其实学校也应该对孩子们进行必要的性知识教育,识别坏人的能力。而最后社会中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是否也是变相导致此件事发生的一个因素?比如认有钱人为养父真的有必要吗?
从这种事件里,我们除了看见个别性取向变态人的丑陋,更应该看到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甚至社会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保护不足。一个14岁的孩子一下子打了我们这个社会一记狠狠的耳光。是时候该反省了,不然这样的悲剧还有可能发生。
个人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总结和预防同类事件尽量少发生或不发生,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都需要全社会给予保护。想起社区宣传栏里张贴的那张“全社会都来关注未成人成长。”的海报,再一次深深地刺痛一个成年妈妈的心,我们该如何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一个需要全社会来关注且需要付出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持续发展奔小康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毕竟孩子就是我们的未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7772934/a8c91253ede22607.jpg)
一、 家庭教育:父母们在决定生孩子前就应该学习相关的性知识,及了解孩子几岁时就应该进行基本的性知识教育。其实孩子是对一切都充满新鲜而好奇的,如果有一天一个孩子问家长:‘爸爸或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啊?“当孩子这样问的时候就是一次很好的性知识教育的时机,爸爸妈妈们要把握住这样的机会,趁机对孩子进行一些基础的性知识宣导。
如果孩子没有问这样的问题,个人觉得孩子5-6岁时也应该进行基础的性知识教育,不要觉得谈性就不好,比起不好意思,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更何况每一个孩子也都是父母生的,都避不开性这个话题。告诉孩子最简单的性防护意识,具体身体哪些部位不能让别人抚摸和触碰。
记得那年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出现时,网上曾流传过一个视频,题目叫《小蝌蚪的旅行》,通过一个动画片来介绍基本的性知识,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就很好,孩子们大多都喜欢看动画片。中国人向来传统,谈性色变,但如今社会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性知识其实也是常识之一,但有些家长的思想却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是很保守,觉得跟孩子谈性就怎样怎样?
殊不知,不谈的后果可能很严重,就像这篇新闻里,如果这一个14岁女孩的父母对她进行过必要的性知识教育,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么惨的境地,保护未成年人需要全社会来关注,而这真的不是喊口号,而是需要行动,但最基本的还是我们家长,孩子们的父母啊!
二、 学校教育,学校作为义务教育的承担者,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应该对孩子进行基本的性知识教育,让孩子从小懂得保护自己。这一点让我想到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我小学是在一所乡村小学读的,那时我家离学校步行只有5分钟路程,平时走路去学校就可以了,而且那时农村的公路还是泥巴路,除了偶尔有一辆拖拉机开过,几乎没有任何其它社会车辆开过,所以那时学校也不会教我们过马路的注意事项,总觉得没有必要。
小学毕业后我来到父亲工作的小县城中学上初中,放学路上需要过马路去乘车,县城的马路可不比小乡村的马路,社会车辆虽说不上车流滚滚,但于刚刚从农村走进县城的我而言还是挺多的,可是学校也没有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所以我在开学第一天的放学路上过马路时,因为害怕因为紧张就摔了一跤,左腿膝盖部位跪到水泥马路上,摔烂一大块,而幸运的是那个司机紧急刹车停了下来,没有造成更多的伤害。
但直到现在我的左膝盖部位还看得见一个疤,就是那次过马路摔跤事件留下的一个疤,于我而言这是一个不怎么快乐的回忆。但理性地分析,我还是感到庆幸,因为初中开学第一天我没有因为更严重的交通事故而受到更大的伤害比如残疾或死亡,而只是膝盖受伤。
再者我感到庆幸的我的孩子这一代比我那时幸运,他们从幼儿园起就知道“红灯行,绿灯停“,”过马路时要跟着大人一起走“的安全知识。我们的教育还是有进步的。但关于性知识的教育似乎还有待更多关注,我们应该打破传统思想,大胆对孩子谈性,只是如何谈的方式需要更慎重更方法化。
这一点我在这里要推荐我家大儿子就读的深圳市,这一点深圳就做得比较好,儿子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学校就安排了专门的青春期男生女生生理知识讲座,把男生集中在一起谈谈遗精是怎么回事,青春期身体变化有哪些?男生与女生有何不同?男人与女人有何不同?性又是怎么回事?女生们也知道了月经是什么?如何安全度过生理期等等。
儿子上完课回来的那天,孩子爸爸与我也听他说了这件事,我们也一起探讨了相关注意事项。儿子对这一次学校特意安排的课程如今还记忆深刻,我们也觉得学校这样的安排真的很恰当很及时。
另外孩子一进入初中就应学校的要求在网上注册了“安全教育平台“的帐号,老师会经常提醒孩子要完成一些安全知识课程,而且这些课程是必须完成的,对孩子将来的升学和毕业都有影响。有些课程还要求家长陪孩子一起看,这些课程包括:”煤气安全“,”用电安全“,游泳安全,交通安全,遇见学校暴力时如何保护自己等等。我真心觉得我的孩子比我要幸福,他们的成长环境有了更多人保护和关注,相信以后性知识也会加到这个安全教育平台中去,让孩子们得到更全面的保护。
三、 社会教育,初看这个事件时,我有一个疑问,孩子为什么要认这个恶魔当养父呢?个人觉得可能是孩子的妈妈觉得这个养父有比较好的工作,毕竟是某知名公司的高管,受过比较良好的教育,在社会上也算成功人士,可以有了这样一个养父,能给孩子成长有所帮助,可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运气那么差,认贼作父,这个贼甚至没有人性,是一个已经变态的色魔。
但是背后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这个妈妈多少有点虚荣心,让女儿认养父的事总让人怀疑背后多少有点什么?可能这个养父开始装得很好,对孩子很好,对这个妈妈也很好,送礼送关心什么的?让这对母女觉得他很好,是一个好人,信任他。想到以后孩子有什么困难了还可以帮一把。
前面应该有这样的前奏和铺垫,才能有后面孩子对这个养父的信任和不怀疑,还有这个大意而虚荣的妈妈的信任和不怀疑。什么时候我们的价值观开始变成这样:有钱就好!有钱人就是厉害?跟着一个有钱人混就是好的?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一切以钱为重,有钱就是成功的人,这样的观念真的正确吗?
个人认为即使我家很穷,一个外人再好也不要期望太高,谁知道对方这样的好不是带有某种目的呢?当然这样说好似有点仇富似的,其实不然,我想到的是那句名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虚荣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是孩子惨痛的性虐待和身体的伤害。
如果当初这个妈妈不接受一个外人的“好意“,不贪心,不虚荣,那样也许就不会把孩子送进狼口,不给这个恶魔可趁之机。或者即使认了养父,也要有基本对孩子的保护意识,不让孩子单独与养父在一起,不给他机会做恶,其实个人觉得一个男人对一个认养的女儿太好,总让人多少有点怀疑居心叵测,如果孩子的妈妈当初有这些意识,事情也不会发展到这一步。
四、 最后再来说说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这一个14岁女孩子的一生可能都会有重大阴影,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一部小说----《白夜行》,就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那部小说,女主角雪穗,她也是一个从11岁就受到性侵的女孩子,而杀害性侵她恶魔的人也是一个孩子,是桐原亮司,恶魔的儿子而且也是一个孩子,是雪穗的好同学好朋友。
最后两个孩子连手制造了一起起杀人案,最终桐原亮司跳楼自杀。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雪穗说的那段话:
我的天空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东野圭吾《白夜行》
我想此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事件中的受害者,这个14岁的女孩,对她而言,她的世界因为有了养父恶魔的存在也变得没有太阳,只有黑夜了。但毕竟她才14岁,如何让她走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阴影,才是我们这个社会能给予她的最后温暖,才是她需要的太阳。
桐原亮司是雪穗的太阳,但现在我不希望出现桐原亮司这样一个对受害人而言的太阳,而是让全社会的大爱成为她的更阳光,更健康的太阳,毕竟桐原亮司也是一个孩子,而且也走了急端之路。
我能想像的阳光是首先请心理专家对孩子进行心理抚慰,告诉她之前所受的苦难已经成为过去,她需要勇敢跨过这一道坎,勇敢开始新的生活,毕竟孩子还那样年轻,只要跨过这一道坎,接受积极、正面和阳光的教育,她还是有机会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人生路上,总要经历一些风雨,只是她不应该在如此小的年纪就经历如此痛苦和不堪的苦难。可毕竟事情已经发生,如何走出阴影,如何开启新的人生才是对现在的她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她的人生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毁了。她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更多的理解与保护,才能重新开启另一段人生。
写到这里,再一次祝福她,早日走出阴影,开启新的人生,跟所有的孩子一起,沐浴在阳光下,慢慢地长大,过想要的生活。只要她愿意,新生活在等着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