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生活习惯」
1. 时间管理
养成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他学习、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
家长可以让孩子读关于时间管理的绘本,让孩子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最好制定时间计划表,细致到哪个时间段该做什么事,来约束孩子,从而使其有时间观念。
如果孩子依旧每天磨磨蹭蹭,就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次教训一次成长。
2. 早睡早起
孩子的睡眠和其大脑的发育、身高的增长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注意三大原则:
一是不要将入睡变成“打仗”,避免靠催促和唠叨来“教训”孩子早睡。
二是给孩子一个提醒,睡觉是为了第二天做准备,让孩子期待第二天的来临。
三是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家长以身作则,陪孩子一起早睡早起、不熬夜。
3. 锻炼身体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
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适当动起来。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运动,如慢跑、打羽毛球、骑自行车等。
4. 卫生习惯
教育孩子讲究个人卫生,将卫生观念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里。
比如说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洗头、勤换衣服。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不干净食物,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每天适量饮水。
抓「行为习惯」
1. 遵守规则和纪律
家长要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哪些是被鼓励的。
当孩子守规矩时,家长要及时采用正面教育,给予孩子鼓励。
当孩子犯规时,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2. 敬畏课堂和老师
教育孩子对课堂要有敬畏之心,时刻提醒自己勤勉努力。
教育孩子要以尊敬、虚心的态度,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
作为家长更要尊师重教,肯定老师的付出,给自己的孩子带好头。
3. 与同学友好交往
教导孩子与同学交往时,注意语言和举止文明,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同学之间要以诚相待、以心换心,不要口是心非、虚情假意。
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不要敷衍了事。
4. 勤动手做家务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家长别打着“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的旗号,不舍得让孩子动手做家务。
应该放开手,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学会偷懒,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就会更多一点。
5. 爱护公共环境
外出玩耍时,教导孩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共设施。
在学校里,教孩子学会珍惜和保护公共教学设施,不乱刻乱涂,不随意损坏。
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爱护花草树木, 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节约。
习惯养成贵在坚持。
孩子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家长的爱心、耐心与恒心。
新学期,为了孩子,我们一起加油!
*来源:教师之窗(ID:jszc918),作者:教师君。120万+教师和家长的汇聚地!教你省心省力轻松教育孩子!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男孩派
每早七点陪你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