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了》就像是金克木先生的读书笔记,只不过这本读书笔记不但引经据典而且涉及中外各家思想体系,从殷商时期到20世纪的世界都在其讨论范围之内,这样的一本读书笔记一般人写不出来。然而这样内容丰盛的书读起来并不枯燥,读起来偶尔会被书中的句子逗笑,或者被作者提问到哑口无言,读书过程可称得上妙趣横生。你会觉得作者说出了许多大实话偏偏这些实话让人无言以对只能笑而不语。
今天我读到的章节就有几处这样的地方。在《“道、理”·《列子》》一章中,说到中国古代传下来的诗文中往往是“香艳”实不“香”,“脱俗”未离“俗”,说读书人不“发愤”何必著作,此“发愤”和彼“发奋”相差许多,然而这话莫名顺耳,读来打心底里认同。我们上学时背下的古诗,十首里得有七八首是写怀才不遇、颠沛流离或者闺怨或者边塞之苦,风花雪月却也伤春悲秋。
这一章的最后一段有一句提问:顺其自然岂不是听天由命?我下意识想反驳“当然不是!”。但我静下来仔细去分析去思考,竟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和根据。这两个词着实像是一个意思,我们经常说顺其自然,说感情的事要顺其自然,很少有人说找不到对象就听天由命吧!感觉上顺其自然和听天由命不一样,细品却找不出不同来,我头发因此掉了几根。
在下一章《《四书》显“晦”》中又灵魂发问:《大学》全篇讲从修身齐家一直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被治而不能治人的老百姓听了有什么用?哇,说得好有道理!我后来托着腮琢磨了一下,心想后面的“治国平天下”暂且不提,至少可以“修身齐家”呀,读书总比不读书好一些,认识字最起码看得懂政府张贴的榜文。
类似这样的发自内心的“实话”还有很多,作者在书中时不时的提问,让我第一次有在读书时仿佛与作者面对面交谈的感觉,书中提出的问题,我都会下意识地思考并试着回答,这样的阅读使人身心愉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