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490小时,第2421日
阅读《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
从宋太祖在开封的宫殿里宣布他建立广大宗室的理想,到标志着身为天潢贵胄的赵氏宗族消亡的泉州宗室大屠杀,以及厓山的失败,中间隔了三百多年、一千多英里。
宋代的宗室首先是政治的产物。怎样对待君主的孩子,无论在宋代中国还是在别处,都必然牵扯到君主政治的核心—继承与权力的配置。最常见的政策是实行封建制,给每一位王子自己的领地,汉代初期与明代都采取了这种策略。13世纪成吉思汗在中亚为诸子分立幅员辽阔的汗国,更提供了一个极端的典型。
不管人们是否接受这样的概括,但是,宗室作为中国思想风景中的社会与制度存在却是宋朝的创造,并且毫无疑问是一项重要发展。
几乎没有宗室可以算作第一流的思想家、学者或诗人(至少是同历史上所公认的经典作家一样),这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从来杰出的成就就很少集中在一家一姓。如果说有哪个宗室在思想文化上具有较大的重要性的话,那就是赵汝(1140—1196)。除了做过宰相以外,赵汝愚还是150卷本里程碑式的《皇朝诸臣奏议》和已经遗失的《太祖实录举要》的作者,是12世纪晚期许多大思想家,特别是朱熹的朋友和通信对象。
明代宗室不同于宋代的是另外几方面。第一,同1070年以前的宋代宗室一样,明代宗室也被排斥在科举考试和所有公共职位之外;与宋朝不同的是,当明代的宗室同皇帝的关系已经远出了五服,这一状况也不会发生改变。1595年,就在王朝灭亡五十年以前,宗室获准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无人通过。
比之宋朝,明代进一步验证了用国家资源养活所有宗室只会造成生命和金钱的浪费的说法。这正是顾炎武在清初所作文章“宗室”的核心论题。尽管“废物”一词出自宋代的宋祁,但在顾炎武看来,它用在明代宗室头上再合适不过了,因为他们是如此彻头彻尾地被排斥在任何政府角色之外。
只有在1801年宗室乡试建立之后,宗室的科举人数才变得可观起来。结果有288名宗室通过科举取得了入仕资格。这个数字同宋代相比要小得多,但仍然大大超过明朝那几个宗室毕业生。 [45] 此外,爱新觉罗家族成员有着重要的军事功能,即使是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初受到严密审查的宗王,到了19世纪晚期也在政府中担任了主要角色。
最突出的还是宋代宗室的独特性。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朝代,皇帝后裔的赡养维持、控制和使用是如此成功,阴谋、争位和叛乱几乎从未发生。这部分是历史性事故的结果:北方的丧失,以及因此而发生的大量宗室遭到“清除”,保证了宗室永远也无法增长到明、清宗室的规模。但更重要的却是宋朝对待宗室和宗子的政策,它值得历史学家加以关注,也值得任何有兴趣探讨君主制度如何对待君主亲戚的人去了解,去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