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笔下幸运好文集读书想法
“别人家的孩子”告诉我们的事

“别人家的孩子”告诉我们的事

作者: 雪屋随思 | 来源:发表于2021-07-15 08:40 被阅读0次

    最近看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叫《千手拂云,千眼观云》,书中按时间线对比了钱学森、陈省身、季羡林、黄万里、侯仁之、杨绛六位大师的生平,真的让我了解了一番“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

    这六位大师的故事,带给我最大的感受,便是他们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热爱,以及因为这份热爱生出的强烈的自信和执着。他们都有一种的使命感,对于他们此时在从事的工作,有着一种“舍我其谁”的自信。也正是因为这份使命感,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兢兢业业、矢志不渝。

    这份由热爱生出的韧劲,帮助他们中的很多位熬过了文革时期的艰苦岁月;也正是这份由热爱生出的执着,让他们在人生这场漫长的马拉松中,始终坚持本心、奋力前行。

    作者选择的这六位大师,都得享长寿,他们到了年老之后,仍然愿意为了所爱的事业投入自己的全部时间。他们不求名利,只是感念于时光匆匆,时间怎么样都不够用。

    钱学森先生自不必说,一生都贡献给了我国的航天事业。陈省身老先生暮年回国,创办南开大学数学研究院,曾感慨说,如今的研究院于他,便如同一个八十老儿怀抱一岁婴孩,日日惶恐不安。而侯仁之先生腿脚不便,于燕园之中深居简出,在轮椅上仍坚持研究工作。

    黄万里先生曾因为阻止黄河疏通工程被打为右派,成为最晚被平反的学者之一,可他仍认为水利工程是他的使命,是他一生的信念,直至临终之时,他依然在为三峡工程奔走疾呼。

    杨绛先生和季羡林先生都是越老越受人追捧的,他们俩在各种场景下提起,自己觉得时间太过紧张,想要完成的工作很多,却又无奈于各种外界的打扰,后来,杨绛先生干脆屏蔽了外界的所有探访,专注于自己手上的文字工作,而季老则把书房搬到了限制外界访问的疗养院中。

    也许正是这一份哪怕生命走到最后,也不能割舍自己事业的执着,使得他们成为了大师。

    童年之时,钱学森早早表现出过人天赋,杨绛情商出众,不过其余四人都算不得出色。黄万里和陈省身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一个皮实爱折腾,一个觉得数学以外的其他学科都无聊至极。至于侯仁之和季羡林,更是平平无奇。侯仁之先生小时候身体不好,并没有太多学习机会,而季老,童年时不过是个土里刨食的乡下穷小子。

    可是,童年时起步速度的不同,并没有妨碍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中攀上巅峰。如今,“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人尽皆知的教育口号。可是以大师们的经历来看,童年时在学业上的成绩并不能真正预测长大后的成就。毕竟人生那么漫长,也许,人生这场马拉松,起步的快慢并不重要,关键是战术的合理安排,尤其是后劲力。

    从书中观之,童年对人的最大影响,并非是文化功底的积累,而是性格的塑造。钱学森出生于教育家家庭,父母和睦,可他作为独子,更兼早慧,自小就没有什么同龄玩伴,这也造就了他沉默寡言、不喜与人交流的内敛性格。

    杨绛出生于一个子女众多的家庭,处在并不受重视的中间位置上的她,通过童年的积淀,形成了一颗对于人际关系颇为纤细敏感的心,使得她能够在之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始终应对从容,进退裕如。

    而季羡林,他幼时被过继给叔父,在叔父家寄人篱下,大概也颇受过一些人情冷暖,他也习惯于把一切牢骚意见深埋心底。所以他口紧,紧得出奇,不该说的,绝不说。也正是这份谨慎,使得他在文革的浪潮中,没有受到过大的冲击。

    纵观几位大师的一生,自己的努力和热爱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而机遇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如季老,他的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本没有足够的能力供养他念书。而被过继给叔父,有机会接受教育,就成为了他的第一次机遇。之后他进入清华大学,想留洋却苦于自身财力的限制,但在他即将毕业时,清华突然确立了一项公费前往哥廷根的交换项目,而他是当时专业内唯一一位坚持学习了德语的学员,这交换机会自然就落到了他头上。所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此话不假。

    交换期短,学业又繁重,眼看要完不成学业就回国之际,日寇侵华,济南沦陷。这国难反而成全了季老。因为这番变故,他有国难回,幸而哥大汉学所雪中送炭,主动聘他为讲师。再往后,二战爆发,他原本的导师从军,退隐多年的西克教授冲出江湖,再执教鞭。季老得以追随西克教授,得到教授传授自身绝学——吐火罗文。

    人的一生很长,我们常害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不过是因为我们担心,一步慢,步步慢,孩子终会因为起步的慢而终生落后于人。

    可是以大师们的生平看去,我觉得对于成功而言,更重要的并非童年时的学业成绩,而是性格中的那份韧劲儿,以及对于自己事业的孜孜以求。

    换句话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与过分担心孩子是不是起步慢了相比,我们更应该操心的是孩子是不是能在未来漫长的岁月之中坚持奔跑。

    童年时,正是储备能量的时候,我们或许应该多想想,如何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热爱,并享受那种沉浸于热爱时的心流激荡。这份因为热爱而生出的欢愉和执着,便是孩子坚持前行的动力之源。

    而另一方面,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除了天赋和努力之外,自有其机遇。也许这个世界上也有另一个季羡林先生,因为没有被过继给叔父,而子承父业成为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老农。所以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不应太以结果为导向,各方面条件相似的两个人也可能因为际遇不同而过上截然不同的人生。

    如果我们的孩子心中有爱,眼中有光,顺境中能准备好迎接机遇,逆境中能够心存希望坚持热爱,便已足够不负此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人家的孩子”告诉我们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lp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