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毕竟是一部外国小说,国与国之间文化思想的差异还是有的,外国原著和翻译版给人的感受肯定也是不一样的。这本书在国外的定位是一本儿童治愈小说,所以整体故事的发展也是很简单的,整本书看下来也不会很混乱。
前半段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后半段迪伦是崔斯坦的摆渡人。他们是彼此的摆渡人。
这本书看下来一直都没有喜欢过女主迪伦,甚至一度有点讨厌她,尤其在男主崔斯坦渡另外一个失去生命的善良女人时,因她的一声呼唤那个女人魂飞魄散,真正死去。之后的她为了弥补这一处的过错,不顾崔斯坦的劝诫执意去救那些即将被恶魔同化的灵魂,也正是因为她这一任性与固执,崔斯坦再受重伤。
但她的勇敢、义无反顾还有对爱情的奋不顾身还是让人佩服的,也正是她的任性与固执才那几个灵魂得救。而她对爱情的选择不禁让我思考,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哪一个?安全舒适却无聊不知期限的生活还是温暖刺激却危险不知结果的生活?我想我也会选择后者吧。过着无聊、度日如年的日子还不如好好的真正的活一次,虽然不知道前方路上会有什么,那也比停在原地、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好啊,至少前方有期待与憧憬,有他和温暖。
看到一个书评是这样说的:“不明白为什么外国的言情小说翻译过来之后就变成经典读物了。”
百度上对这本书的介绍是这样的:“作者从少年人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
而在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深深刻在我脑海里的也只是迪伦为了和崔斯坦在一起不顾一切重返荒原,对于亲情以及友情的描述只停留在全书的开头,甚至在全书的最后,迪伦的父母也没有出现。女儿从学校早退,在独自一人去见父亲的路上遭遇火车事故,而最后陪在她身边的依旧是属于爱情的崔斯坦,似乎作者在标榜着爱情至上。
但其实家这个概念又贯穿了整本书,对于迪伦而言这是一趟从家到“家”再回到家的旅程,但促使她完成这一趟“家”的旅程的并不是亲情,而是爱情。
说实话,把这本书的故事大概脉络单拎出来确实像言情小说的故事走向:一个在亲情友情上受挫的女主,在无助害怕的时候遇到一个长着自己喜欢的样子,还时刻保护自己的男主,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高冷男主也发现了女主身上不同于以往遇到的那些人的本质,于是两个人产生了爱情的火花。后半段的发展就像是女主对男主的一种救赎,让双方更坚定彼此的感情。
和国内的言情小说走向相差无几,只不过《摆渡人》的故事大背景更高级——人死后的心境——荒原,给读者展示的也就是人死后灵魂世界的爱情故事。
本书的开始迪伦唯一的好朋友离开她去了别的地方上学,在学校的她被同学欺凌。和母亲因为父亲的事情也一直在吵架,父亲很多年未见,本应该是父女重逢的欢乐却在途中化为丧生的悲伤,而且还是火车上唯一没有逃生成功的人,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个人生啊。也许这也是为后面爱情的描述做铺垫,一个严重缺爱、缺少关怀的女生确实容易在朝夕相处中爱上一个一直陪伴自己、保护自己的男生,而且这个男生还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量身定做的。
但对迪伦而言这又可能不是爱,崔斯坦就像是溺水的迪伦看到的唯一一根救命稻草,寒风中唯一的火光。全书很多处赶走寒冷与恐惧的火光似乎也在印证着这种说法,在火光旁的他们是温暖而放松的,在崔斯坦面前的迪伦恰恰如此。
我们不是作者更不是迪伦,这感情与想法究竟为何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崔斯坦对迪伦的感觉是爱吗?
在我看来,崔斯坦对迪伦感情的产生似乎有点莫名其妙,也许你会说感情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莫名其妙的,是的,感情这种感性的东西是没有什么太多道理可究的,但我说的莫名其妙更多的是针对前后情节的设置而言。他们初次见面时,崔斯坦给了我一种他并不是第一次见迪伦的感觉,似乎他作为迪伦的摆渡人是有预谋的,或者说是他刻意的。可是从后面的情节来看,他们以前确实不曾见过,确实是偶然的遇见,他成为迪伦的摆渡人也只是命运的安排。
迪伦对于崔斯坦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给了他以前的灵魂所没有给他的感觉,纯真乐观,知晓真相之后也并不畏惧,甚至喋喋不休的向他表达她内心对这里、对他的好奇。她想听他的故事,她想知道他的过去,这让一直独自承受的崔斯坦有了倾诉的对象,让那些想和人分享的事情找到了出口,在这一段摆渡的路程中,他也感受到了陪伴,或许这些就是他感情产生的原因吧。
那么,摆渡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
摆渡人更多的像是一个过客,带你渡过这伤痛与困难后,到了对岸接下来的路还是得靠你自己走。不是所有人都会碰到一个愿意为了你丢弃自己的使命、与你一同前行的摆渡人。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摆渡人,也都可以成为摆渡人。你的存在对于某个人,某些人而言,都或多或少会有不一样的意义。
小互动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
安全舒适却无聊不知期限的生活
还是温暖刺激却危险不知结果的生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