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这年头,如果有人说从来没有看过爱情片,估计是会被当成古董供起来的吧。
朕今天要说的就是一部爱情大片。
题目就一个字——
《爱》
简单粗暴。
可是内容却是极其精致的。
虽然这部影片中的男女主,不想什么偶像剧里的那么鲜,那么嫩,可是该有的撩,该有的秀还是无处不在。
就算年纪大了也要不时的去看个音乐会。
就算不在年轻也要突然像个毛头小子一样,赞美你一句。
就算不再是英雄,也会为你拖着病腿一路狂奔……
咳咳,言归正传。
“爱情”这东西属于情感的一种,说起来虚无缥缈的,说白了也是很虚。
所以总要一些其他的佐料加进去为它助力的。
一般情况下,各位大导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爱情与生死”的命题。
“爱情”可能在一些人来看是没那么重要的事情,但是“生死”这个话题却可以说是这世上所有存在人类的共同命题。
于是一般的爱情片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你愿意为了爱情去死吗?
通常答案都是“当然了!”(排除那些可能不太“一般”的导演们)。
于是我们觉着,“哇,这个人真重感情(爱情)!他/她居然可以为了爱情去死哎!真伟大!”
举几个栗子:
老谋子《山楂树之恋》,一句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当时看哭了多少人?
再来,《泰坦尼克号》。Jack和Rose的爱情之所以感动了那么多人,不就是因为那一句:
“You jump,I jump.”
吗?
但是其实如果细拆会发现,这种爱情片其实都是有些浅的。
当然这也是《泰坦尼克》只能拿到奥斯卡,《山楂树》只能拿到水晶熊,而《爱》却能拿到金棕榈的最大原因。
其实在《爱》中,也涉及到了“爱情与生死”的命题。
但是此处的生死却不像往常那种轰轰烈烈的设定,就是“我一定要让你活下去!我死没关系!”的那种琼瑶格式。
而是一种我们平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命题:
你生命中有没有过这样一个老人,因为老了或是其他的原因,重病在床,没有生活能力?
影片中的女主安妮就是这样一位老人。
某一天,突然就被发现得了颈动脉阻塞。然后就是去医院开刀,忙里忙乱的一大堆。
再回家的时候,就成了右半身瘫痪。
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
朕也在评论区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声音,有说自家的奶奶爷爷是怎么做的怎样怎样,有的用道德直接又捆绑了一部电影。
今天朕同样不想捆绑,只讲事实。
患病者方(安妮角度)
其实电影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男主乔治的角度出发的。
其原因也只是因为安妮处于患病者方,所以很多的动作没有乔治更为自如的表现。
但是这同时也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
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的人都经历过家里有重病老人需要照顾的情形,然而却很少有人站在患病者角度进行描写。
可能也会有网友感到新奇,明明影片都是以乔治为主笔的,什么时候有涉及到安妮的感受了?
而且乔治最后杀死安妮,有部分网友会认为是乔治的自私。
其实不然,在影片中,安妮曾有多次自杀的行动或是暗示。
首先第一处是在夫妻两谈到皮耶葬礼的时候。
关于葬礼的内容谈论实际上有些寥寥,但关键的是他们谈论这件事情时候的情绪变化。
安妮作为患病者方,对于死亡这个命题是格外敏感的,而乔治作为照顾人方,实际上也对这个命题充满了敏感。
但是安妮是想将这件事装作没什么的。
包括在从医院回来的时候,安妮就主动说过:
“不要改变什么,那会让我有压力。”
这实际上也是病人的一种心慌与害怕。
假装一切都没发生过,假装还与从前一样,骗的实际上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所以在这次并不愉快的对话之后,在第二天乔治回到家的时候,就看见安妮一个人跌坐在打开了的窗户下边。
在那种无助、委屈,一瞬间涌上心头的时候,我们也要明确一个事实——
那就是实际上在此刻,安妮是想尝试自杀的。
接下来,两人又谈到了皮耶的葬礼。
乔治刚刚参加完葬礼,但是显然这次葬礼并不成功,甚至是搞笑的:
首先,牧师就不大正常;其次,皮耶(可能是儿子)在念致辞的时候情绪失控;尴尬的是,皮耶的秘书在现场放了披头士的《昨日》;而小孙子们一听到音乐就笑出了声;骨灰坛放在了原本放棺木的地方;在运送往葬礼场的时候,用的车还是电动车。
在仪式正式结束之后,很多人都笑了出来……
真正让我们心惊的不是这场闹剧,而是这是一场葬礼。
此时安妮说了一段颇有意味的话:
“继续活下去也没什么意义,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我们何必要受这种煎熬?”
暗示了想要死亡的决心。
后来,在乔治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安妮从床上跌下。
我们可以猜测到,此时的安妮是想要自己站起来做一些什么的。
无论是自杀亦或是其他,这一场景给我们的第一感触就是安妮的无力。
接着,安妮因为睡醒之后衣服湿透了的失控;看护来教如何用尿布时的神情呆滞;以及看护给她洗澡时候不住的喊疼;甚至小看护粗暴的梳头和逼着她照镜子。
我们其实可以从这一系列的事件中看得出安妮的自尊正被一步步打压和践踏。
而在影片最初,我们也可以猜测到安妮或许之前是一个音乐老师,格外的高雅、格外的端庄。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雅致的女人,在生命的末端也呈现出了一个“糟老婆子”的形象。
这一种可悲,实际上来源于最扎心的无力感。
照顾人方(乔治角度)
这种情景实际上大多数人估计都经历过:
突然之间家里面就多了一个重病在床的老人。
导演在对乔治心情烦躁或是迷茫的镜头处理上可谓是出奇的细致。
但是朕今天并不想讲这个话题,而是转过头来看看“乔治杀死安妮”这一情节设置。
有很多观众实际上对这一幕是表示非常的不解和反感的。
这实际上也体现了本片的另一个话题:
爱有的时候是不是冰冷的?
影片中多次以乔治的视角讲述了乔治的烦躁与无奈,但是我们回过头来想想处于患病者身份的安妮,又将会是何种的煎熬。
在很多的情况下,我们不愿意我们重病的亲人离去,甚至经常会说出“你要为了我活下去”之类的话。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对于病人无形的虐待与压迫。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留住你。
但是在此之间,我们忘记了如果要留住你,“你”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乔治对于安妮最深刻的爱,实际上就源自于“放手”。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不忍心让你再受罪。
就像是乔治的那张画满星星的明信片,“我是真的很想离开”。
关于死关于爱
导演实际上在影片中多次运用电影意象隐喻描写了自己内心对于死亡的看法:
比如没有关的水龙头;乔治做的那个诡异而潮湿的梦;多幅油画;飞进来的鸽子;雨水等等。
死亡是黏腻的,是恐惧的,是安详的,也是孤寂的。
哈内克并没有将死亡这个话题在爱情片中做过多的弱化,而是将它真实地展现。
对,就是这样,这就是我们可怕的、不愿提及的死亡。
但是它就在那,你不愿意面对,可是我的主人公们愿意。
既是死亡是一件并不美好的事情,不管你曾经多么的光鲜端庄,它都会让你变成一个惹人烦厌的寄生虫一样的糟糕形象。
但是就算是这样,因为爱情,所以我会让你的死亡变得端庄起来,让你不再那么难受,让你高雅地,或是最起码的带着尊严离去。
文末点赞~大吉大利,今晚吃鸡φ(>ω<*) ~
该文章由小朕先生独创,转发请询问作者并注明出处,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