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41-57页,从我个人的角度,解读第三章的内容,虽然是片面性的,但也是我用心去理解的,还希望给出诚恳的建议。
村上春树是一个喜欢独处,富有个人主义色彩,低调的一个人。他对芥川奖没有概念,关于奖项的特性和权威以及谁得到过这个奖也毫不知情。
曾经被芥川奖提名了两次,但最终没有获得奖项。同行们和关注文坛的人对此事炒的沸沸扬扬。
其实村上春树从自己作品最初的写作理念,到受到同行们为他没有得奖给予了莫名的安慰,和他自己内心的其妙的期待,以及难忍的焦虑,都描写得极其的细腻文感很强。
文学奖对于作者,都是一种诱惑,但是每个人的态度也是不一样。还有做事的风格迥然不同。村上春树是一个有个性的人。
一个平凡的人都要经历别人的指指点点,对于一个富有个人主义色彩的小说家来说,可以想象一下村上春树忍受了多少不切实际的评论和无中生有的声音,还要利用常人的思维,身为小说家同样有对文学奖的期盼和心灵深处困惑。
下面这一段是村上春树对于文学奖的有关话题的真实回答。
假如我得了芥川奖,伊拉克战争就不会爆发----如果事情是这样,我自然也会感到有责任,但这样的事情绝无可能。既然如此,我没有获得荞川奖一事为什么非要特地做成一本书不可呢?老实说,这正是我困惑的地方。
细读上段书中的精华,村上春树对没有获奖的真实感受和他自己对别人为此写本书感到不满,有种义愤的情绪在里面。
对一位酷爱写作的小说家,读者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每位喜欢写作的人都会以读者为首要,字里行间流露出像但丁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是这样理解的。
随后村上春树对各类文学奖项的看法和不理解,是他的真实感悟。又列举了两位别具一格的作家,对文学奖项的不同看法和不同的处理方式。又道出了对文学奖项的矛盾思想和情感上释然。
令我忧心忡忡的,唯有我能为读者们提供怎样的作品。
这句话是村上春树对喜欢读书的人说的。
再一次表明村上春树对写作的初衷和对文学的执着。
第三章快要结尾的时候,村上春树 委婉地谢绝了不当文学奖的评审,为此事做了解释。还有他自己通过获得奖项拥有了作家入场卷,这两件事村上春树从多种的角度考虑,还给出了他不参加评审的充分理由。
阅读这一章的时候,我的心完全的融入到书中,思绪也跟着村上春树的文字走,虽然写的还有点肤浅,没有深入的挖掘,但这已经是我尽了最大的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