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已经是小有成就了,当时的他连升多官,在他五十一岁的时候开始出任,在鲁国当了一个中都宰;在他五十二岁的时候,由中都宰升为司空,还是在这一年,孔子又由司空升为大司寇。由此可见,鲁君终于重用他了呀!
如果孔子来帮助鲁君管理的话,肯定会这样的: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子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孔子行政,那么卖东西的店都红火了起来,男人走路都要走路的一边,女人走路都要走路的另一边,男人和女人不可以走路的同一边。并且,现在四面八方来的客人都不去找当官的人去安排,只要他去,就会自然而然的给他安排的很妥帖,并且让他很满足的回去。
后来,有一次齐国请鲁国夹谷好会,孔子安排文事武备,武事文备,齐国两次不怀好意的演奏,都被孔子识破,登台制止,最后,齐君有愧,归还所侵三地(汶阳,郓,龟阴)。从这件事情工资表现出了他的智慧、严谨、按礼形事、勇敢和智勇兼备。当时的齐国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而鲁国是一个比较小的国家,理所应当,在他们夹谷好会的时候鲁定公会有一种懦弱的感觉,但是在这个时候,孔子显得并不懦弱,而是非常的勇敢和强大。
再后来,孔子又要求三桓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了郈,季氏堕了费,这个时候,公山不狃和叔孙辄带着费人袭击鲁国,三桓和鲁定公逃到了季氏的武子之台,但是,最后费人败了。孟孙氏有一个忠臣,他就对孟孙氏说:“千万不要把我们这里的城墙给拆了,离我们最近的也就是齐国,如果把我们这里的城墙给拆了的话,齐国第一个打的岂不就是我们孟孙家吗?如果没有了城墙也就相当于没有了我们,所以,千万不要把城墙给拆了。”孟孙氏的忠臣既然开口了,他岂能不答应呢,并且,他的话可是正合孟孙氏的心意的呀!
如果堕三都成功了,那么,鲁国可以成为东周吗?我觉得是不可以的,因为虽然堕三都成功了,但是,这只是鲁国的外在改变了,内在是的的确确没有改变的。毕竟鲁国当时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礼崩乐坏,虽然外表统一,内心不和,这样子还是白搭的,所以鲁国成不了东周。
但是,孔子到底为什么要堕三都呢?我觉得应该是这个时候孔子意识到了三桓的位置太高了,“城墙”也太高了,再高就超过鲁君的位置了,所以说要堕三都。
是啊,这就是孔子的功败垂成,本来堕三都是要成功的,但是因为公山不狃和叔孙辄的反叛,还有孟孙氏的忠臣的话,导致了没有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