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
刘媛媛
89个笔记
Chapter Three 执行篇
>> 不专注的人,三分天分,做出一分。
专注的人,三分天分,做出十分。
专注使人成功。
>> 笔记和GTD:消除内心声音,提高专注度
>> 这些提醒,都是分心的原因,同时也是焦虑和压力的来源。试想一下,每次做一件事,都感觉自己好像有一堆事要做,常年在这种焦虑和压力下生活,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 另外一种难以消灭的内心对话就是消极情绪。
>> 未完成的工作比已完成的工作保持得更好,这种现象就叫“蔡格尼克效应”
>> “蔡格尼克效应”:任务未完成、目标未实现,脑子里就会有个声音不断提醒你去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 物品方面,保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用什么留什么,不要因为可能会用到,就不肯丢。
>> GTD实施本身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它要求人们把全部待办事项收集到一起,然后一一处理。不仅仅是待办事项,还包括待处理的信息、待整理的物品等等。
>> 盯着你的执行清单就可以了。
可谓一表在手,天下我有。
这个方法里的重点有两个:一、保证毫无遗漏,只要你的大脑认为还有事情遗漏在外,它就无法安宁;二、分门别类,一定要把事情放到正确的清单里。
>> 在使用GTD以后,当执行清单把我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厘清以后,我会把执行清单里的事项复制到桌面便签上,对着列表,删除待办事项,只留下当天计划做的事情。
>> 这就是做一日计划的第一个步骤。
>> 第二个步骤,就是要学会估算你完成要事的时间。
>> 如果出现一些意外状况的话,我们也应该预留一点自由时间,不要把时间安排得过于紧密,这样也可以保证自己的计划能够顺利完成。
>> 第三个步骤,预估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问题。
>> 第四个步骤,把这些要事做完了,需要回顾一下完成情况。
>> 先断舍离,把该扔的扔掉,该删的删掉。
再用GTD,把所有的事情都毫无遗漏地收纳好。
最后用一日计划,把当下要做的事情计划好。
>> 根治拖延症:亲测有效的及时行动方法
>> 令人难过的其实不是我们的人生多么平庸,而是我们本来可以做得更好。只要能够克服拖延,只要能够早点开始,只要能够充分准备。
>> 当我一步一步分析拖延的过程,发现其实拖延就是在某一刻发生的。在哪一刻呢?就是你准备去学习和工作的那一刻。
>> 两条小路在入口处的区别就是这样:一条小路让你立刻感受到痛苦,一条小路让你立刻感受到快乐。
>> 这到底是为什么?
第一个原因,就是你给自己设置的任务太艰巨了,或者任务本身确实是你没有办法胜任的
>> 第二个原因,主要是因为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人拖延,不是由于对任务本身的恐惧,主要是不想面对不完美的自己。
>> 拖延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对未来的自己过于自信了。
>> 人会低估未来任务的难度。
>> 拖延的第四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大脑会小看未来的收益,看重现在的收益。
>> 拖延的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自我欺骗。
>> 因为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也不知道必须做成什么样,更不确定即便做到了那个样子,是不是一定能得到对等的回报。所以就会拖延。
>> 克服拖延,就必须让未来的利益展现在眼前。
首先,我在做事情的时候要给自己谋划正确的路径,不管有没有意外发生,在我心里,坚信只要彻底执行,一定能够成功。
其次,我会缩短反馈的时间。每个进度,我都会核算自己的收入。
最后,我还会把目标打印出来,或者具象化为一张图片,贴在日常可见的地方。
>> 快乐的小路的入口没那么快乐了,所以会降低选择放纵的可能性。
>> 可是你不能把人生中最重要的梦想,放在去世的头一天去完成,如果完不成的话,你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时间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 说完的那一瞬间有点难过,我的余生这么短,我能做的事情也就这么多。这种意识会一直驱动你不要停下来,不要让想做的事情往后延,你会希望更快一点。
>> 解决拖延的第三个方向,就是增加通往快乐的小路的障碍
>> 解决拖延这个问题的第四个方向——我们可以让痛苦的小路不那么痛苦。
>> 降低难度的第三个方法就是:做微量计划。
>> 微量计划的两点要求。一、微量。二、有截止点,可以轻松完成。
>> 人活着就要接受不完美。我们必须有穿着新衣服跳到淤泥里的勇气,必须要有回头把破罐子捡起来的勇气,必须要有在事情一团糟的时候,硬着头皮往前走的勇气。
>> 后来我想到的克服方法是这样的——给成就感分级。
>> 不及格和交白卷是有区别的:我允许自己做不好,但是不允许自己连看一眼题目的勇气都没有。
>> 精力有限理论:时间花到哪里,哪里就是你的人生
>> 我今年27岁,假设可以活到80岁,也就一万多天,这一万多天还得扣除吃饭、睡觉的时间,其实没多长。
所以我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我的精力有限,我的时间有限
>> 穷人对待时间很少有这样的精明,庸庸碌碌的人多的是,躺在床上刷手机的人、为了省几块钱等着抢代金券的人多的是。
>> 精力管理最重要的原则:比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决定不做什么。
>> 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事是我可以不做的?
第二,什么事是我可以交给别人去做的?
第三,什么事是我可以缩短时间做的?
>> 我们可以把时间的使用方式分为四种:
第一种,投资。学习一项技能、努力工作,这些都是投资,它会让你的未来更值钱。
第二种,不必要消费。比如娱乐一下,让自己开心一下,看看电影等,它是应该做的,但是没有那么必要。
第三种,必要性消费。这些时间是肯定要花的,比如说你得洗澡,生病了得看病,早上起来你得上厕所。
还有最后一种,浪费。做了一件对自己没有任何效用的事情,比如刚刚举的例子,由于不懂得拒绝,陪一个不那么喜欢的朋友去烫头,在这个过程中你什么收获都没有,又或者效用比较低。或是躺着玩手机,带来的是那么一点点即时满足和无尽的焦虑。
>> 怎么样才能让时间的价值最大化?
在时间的使用上,我总结了五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一定要有时间投资意识,重视时间的未来效益。
>> 第二个原则:多重利用。
>> 其次,就是在利用碎片时间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只有一个选择,并且准备好。
什么叫作“只有一个选择,并且准备好”?
你不能这么规划——上下班的时间我要听书。
你要设定好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听什么书,听这本书的第几章、第几页。
>> 第三个原则:购买时间和寻求帮助。
>> 第四个原则:想方设法地缩短必要消费的时间。
什么是必要消费?
前面讲了,上下班的时间肯定要花,洗澡的时间肯定要花,但能不能缩短?比如上班通勤的时间该怎么缩短?
>> 第五个原则: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杜绝浪费。
>> 决定要不要做一件事情,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做这件事情会让我快乐吗?第二,这件事情对我有用吗?
>> 通过选择出行的方式,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时间到底值不值钱。
>> 如果我们每天比别人多投资一点点时间,多努力一点点,多进步一点点,你会发现不久的将来,你就会把别人甩得不见踪影了。
>> 热爱:懒惰不是你人生的死敌,不热爱才是
>> 你必须要去寻找你热爱的一切,包括工作和爱人。找不到,就要一直找,一直找。
>> 年少的时候我们觉得世界是自己的,我们声称一定要做喜欢的事;
成年以后发现做喜欢的事多么奢侈,那时候我们开始变得现实,把热爱当成鸡汤去讽刺。
>> 自己的每一分钟都值得。
真正的苦是什么?是你不得不做不喜欢做的事,是你一直在被人追着赶着管着往前跑,是你每一分钟都觉得自己在浪费生命。
>> 被动的生活,无聊的工作,才是效率的死敌。
>> 深度工作:专注的时间,才有意义
>> 这就是我觉得现代人可笑的地方,一方面我们抱怨压力大、工作累、梦想未竟、现实残酷,一方面我们浑水摸鱼,假装忙碌。
>> 如何达到这种深度专注?第一招就是排除干扰。
>> 第二招,工作的时候戴耳机。
>> 第三招,学习和工作的时候,要注意采取不容易被干扰的形式,这样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 最后,注意工作学习区的隔离。
>> 第一点,知道自己做事的目的。
>> 一定要知道自己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不要给自己无意义的量化目标,比如应该工作三小时,应该做十道题,等等。
>> 第二点,明确任务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 第三点,设置难度适中的任务,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
>> 第四点,让你的学习、工作环境充满触发点。
>> 第五点,更换学习场所。
>> 第六点,及时收心。
>> 第七点,增加压力
>> 第八点,适度分心。
>> 永不放弃:让坚持变得更容易
>> 之前我们说过的许多方法对坚持都有效。
第一个,在目标选择上,只选择一个目标。
千万不要同时坚持多件事情。
>> 第二个,一遍遍地确认自己的策略。
>> 第三个,数据化你的努力。
一定要清楚每一分钟的努力到底有什么意义。
>> 第四个,设计反馈系统。
>> 因为能够看到失败的原因,也知道以后怎么避免,所以你会特别期待下一局,去试试调整之后的效果。
>> 有及时的反馈和能够快速找到调整的方法,这两个要素能让你一直坚持下去,甚至上瘾。调整之后再行动,行动之后又反馈,反馈之后再调整、再行动,循环往复。
>> 第五个,周期性坚持。
>> 以七天为一个周期去坚持,有什么好处?
第一,因为你看到了尽头,特别容易坚持。永远过于遥远,一年时间也太长,如果只坚持七天的话,看得到成功的尽头,放弃的概率就很低。
第二,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真的失控了,比如在周四突然犯懒,这不会毁掉你的整个计划,你完全可以在下一个周期里拥有一个完美的开始,所以它会限制不自制的影响。
>> 第三,可以让你更有动力拒绝意外。
比如我本来坚持七天内学英语的,可是我在第四天的时候,需要外出办理其他事情。
>> 第六个,只给自己一次机会。
高考之前,不要先假设复读。如果你知道还有一次机会,那么这次你一定会放弃的。
>> 背水一战,能激发无穷毅力,因为没有退路,所以才能坚持。不要给自己太多次机会,不然次次都抓不住。
>> 第七个,找人一起坚持。
>> 第八个,自夸和展示。
>> 第九个,寻找新的方法。
>> 第十个,形成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