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基本功比赛,很多老师可能都会望而生畏,基本功比赛就像是体育竞赛中的“十项全能”,考量的是一位老师的综合素质。相对于优质课评比,基本功比赛无疑更为全面,更为专业,难度也更大。
前不久,本县初中音乐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在城南实中城南校区如期举行,本次共有6位选手参加了比赛。作为组织者,我全程参与了比赛的整个过程,感触颇多,忍不住诉诸笔端,以供各位同行参考借鉴。
一、通用技能类;(含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课堂教学)
印象与亮点:
老师们都能在规定的三小时内完成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本次课堂教学采用的是无生试讲的方式。老师们大多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都能较为流畅地展开教学,也都有着基本的模式,都能侃侃而谈,从容自如地完成教学。


问题与不足:
1.教学设计质量不高。从老师们上交的教学设计质量来看,普遍质量不高,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对教学过程中具体环节的精准描述都还做得很不够。有的老师甚至直接从导入开始,没有前面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等。
从这方面来看,一是我以后要做相关的考前辅导,讲清要求,引起老师们对教学设计的关注。二是老师们要不断提升理论水准,多学习,多思考,多动笔。
2.课堂教学亮点不多。客观地讲,一节常态课也许并不需要太多的亮点,由于本次采用的是无生试讲的方式,更多的是考验老师们的教态、表现以及环节的准确、流畅、自然。在这些方面,老师们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比如,从教学状态上看,有的老师全程站在讲台前,双手撑着讲台,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缺乏活力和表现。从教学效果上看,有的老师全程走形式,教学设计听起来缺乏操作性。从教学方法上看,有的老师“一言堂”式地“满堂灌”,缺乏启发和引导,互动性的提问与活动不够。等等。
二、专业技能类:(含理论考试、声乐、键盘、器乐或舞蹈)
印象与亮点:
1.声乐水平明显提升。本次比赛中,孙磊和陈琳两位老师的声乐水准较高,听来令人十分振奋。
孙磊老师演唱的声乐曲目是艺术歌曲《钗头凤》,声音醇厚,处理细腻,听来令人赏心悦目。
陈琳老师演唱的声乐曲目是《长鼓敲起来》,她的声音优美高亢,宛如金子般闪闪发光,高音毫不费力,表现自然大方,令人由衷赞叹。
2.特长(器乐或舞蹈)有所进步。我以前也曾经参加过本县的初中音乐基本功比赛的评审工作。印象中有一大半人吹得都是课堂小乐器,竖笛、葫芦丝什么的,且都水准不高,一听就知道是临时学来凑数的。
按照这个标准来比较,本次的基本功比赛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至少没有临时学来凑数的,老师们大多选择的都是器乐类,有小提琴、吉他、二胡、笛子等等,都有一定的基本功。其中,孟居连老师的笛子演奏行云流水,尽显风采。应该说,较之以前,老师们在特长方面的整体水准有了一定的进步。




问题与不足:
1.理论考试两极分化。这方面的情况,真的令我大吃一惊,本次理论考试总分为120分,最高分89,最低分只有47分,思来想去,可能是以前的县赛中,没有设立这个比赛项目,所以老师们普遍没有重视。再次说明,组织考前辅导很重要。

2.键盘能力普遍不高。这方面也是令我最头疼的。本次比赛中,老师们演奏难度最高的曲目也就是不到六级的难度,且还弹得结结巴巴。大多弹奏的水准也就三四级左右,且很少有人能从头到尾,一点不错地,流畅而有表现力地弹奏下来。键盘能力真的是个大问题,造成这个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心得与建议
回顾本次建湖县初中音乐学科基本功比赛的情况,结合自己的思考,我觉得,老师们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减少遗憾,可能要做好以下几点:
1.研读文件,有的放矢。
首先,就是要研读相关的比赛文件,搞清楚每个比赛项目的具体要求;其次,结合自己的情况合理地制定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有些项目甚至要作详细地咨询和了解。比如“理论考试”这一块,我通过了解得知,市赛中主要以听力答题为主,因此,笔试理论题就可以放一放,而更多地去进行曲目的聆听积累。
2.注重积累,功在平时。
基本功,顾名思义,就是“基本的功夫”,所以更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和练习,而不是“临时抱佛脚”。更何况,基本技能中的“钢琴、声乐和特长”是根本没有办法短时间突击练习的。
按照目前的赛制,教师的基本功比赛每三年举行一次,老师们完全可以按照比赛的大致节点时间提前一两年准备。
与其到时候没日没夜地苦练,不如把功夫放在平时,合理制定计划,每天练习一小时,每天进步一点点,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也只有这样长期坚持练习得来的功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本功。
3.量体裁衣,扬长避短。
曲目的选择对比赛来说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比赛水平的发挥和最终成绩的优劣。
在专业技能曲目的选择上,老师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选择,切忌一味地追求曲目的难度和深度,贪大图难,结果自己驾驭不了,弹奏吃力或演奏时结结巴巴,造成比赛失利,反而弄巧成拙。所以在曲目选择时,要难易适度,扬长避短。
4.放松心态,关注成长。
正如《中国教师报》宋鸽老师有次跟我交流时说的那样:“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带着对人的发展的认知,奖,是最不重要的。”是的,获奖不是目的,成长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
杨澜曾说过:“你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不成长。也许有人会阻碍你成功,但没人会阻挡你成长。”所以,请放松心态,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压力和担心,告诉自己八个字:“尽心尽力,无怨无悔”。那么,你也终将在不断地磨砺中遇见更加闪闪发光的自己。
作为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老师,不断打磨、提升自己的基本功,既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应当成为我们终身的自觉内在要求。
知不足,而后方能进步。努力参与,就是最好的成长。
让我们共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