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多年我看了很多书,专业书籍,诗集,散文,等等。看的很随性,今年也接近看了20本书,一直匀速前进着。
我真的太害怕忘记自己会忘记生活中的喜悦与幸福了,所以我要把他们一点点都记录下来书越看越多,越庞杂。书看的慢慢多起来了,疑惑也慢慢多起来了。我看的书有什么用呢?我在了解着不同领域的知识有什么用呢?可能在某个时刻我能调动我的内隐记忆,在脑海中回想出你说的这件事我知道。这个世界有太多我不知道的事情了,我要是一门学科一门学科的去了解,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的去了解,接受,掌握。我学到老,也了解不全这世界的全部知识吧。
这个问题一直一直萦绕着我。有方法说:围绕自己的核心价值去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竞争力,我知道这是学习的路径,可这不能解决我心中的的困惑。所以有时候我会间歇性,放弃去看书。我开始把这个问题放在脑后,因为真的太影响我的心情了。他会让我觉得我看的书好像没有什么价值,是的,我知道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可是我看了这么多的书,了解的事情,可能两三个月我就会忘记了,再次去回想,就相当于再去看一次。我知道这也能解决,把我学的知识和我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联合起来就可以了,然后重复,直到它内化成我的知识背景。
可能就是 醍醐灌顶昨天在家切着刚洗好的包菜叶子,想把他们切成很细很细的小条。预感到会花一些时间,就打开白岩松先生的演讲视频:读书就是最好的镜子。内容我不全记得,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也是这一句话,解决了我心底一直以来的疑惑,可能这就是醍醐灌顶的感觉吧。
“古代人大多是少识多智,而我们现在大多是多识少智。”
知识、智慧,短短的四个字我好像一瞬间,解决了心里一直以来的困惑,一直觉得自己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了解这些知识,“就是为了让自己变成一部行走的百科全书么?”
不是的,可能比起知识,我更想增长得是人生的智慧,是自己看世界,看人,对待人,对待这个世界的那一点人生哲学,读书是最好的镜子。2019年以前我看《中国少了一味药》、《追风筝的人》、《人生一直在告别》等,我看到的都是别人眼里的书评,在他们的观点声中去读书,然后一边点着头,一边觉得真的挺是这么回事的。2019年结束,2020年开始的时候,我不再去根据别人的书评、影评去看书,去看电影,去体味人生。
可能是因为喜爱,我看一部电影、或者大几季的美剧,我会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到我能跟着说出台词,我能唱《怪兽大学》里的校歌,我能数出《穿普拉达的女王》小可爱在那个场景换了几套衣服,看《爱你,罗茜》我还是看一次爆哭一次。这些我稀罕得作品,我看一次我都能多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情感的共振,好像每一次我都多看懂一点,每次都会多接近人物一点,多懂一点他们。
仿佛我知道在寻找什么,看书我也不会在焦虑,不那么急冲冲,我知道自己是在稳定持续的向前进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太阳高高,我不急也不退。原来我是在找寻自己人生的智慧,我是在一点点领悟生活、领悟生命。
我心里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疑惑,我不怕了,也不会让他们绊住我了。往前走着,总有一天会有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的。
(我开始迷子瞻先生了。)
我要不断锻炼自己,我要把我喜欢的人物,喜欢的电影,生活给我的感触都写下来,都写成心目中自己会达到的水平。我知道我可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