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职业呢?或者说它并不是一份职业,它很多时候是一种无奈地选择。
因为自己是全职妈妈,所以会比较关注这方面的内容。说说我自己的心得吧。
最开始知道全职妈妈这个词是从我妈嘴里。我妈属于女强人那类的吧。不管我爸做什么都需要我妈跟着,不光是出莫划策,更多的是帮手,是主心骨。所以尽管我妈骨子里是一个很传统的家庭妇女,但是她不得不“抛头露面”,至于我们,上学以后,基本处于放养状态。每天带上一天的饭钱,放学再回来。
也许是这样风里来雨里去的日子很辛苦,我妈就特别羡慕那些男人在外面赚钱,女人可以专心在家带孩子的家庭。甚至在我婚后与她一起去公园遛弯,她依然觉得那些独自带着孩子在公园玩的女人们很幸福。
我不否认全职妈妈中不乏过得幸福的。但是更多的是有苦说不出。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女主曾经便是我妈最羡慕的一类人,家里有钱,什么事都不用操心,每天只负责貌美如花便好。结果呢?人到中年,不是输在了容貌而是输在了见识。
有人可能会抬杠,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并不是每个男人都会出轨。是的,我相信好男人的存在。但我相信大部分女人都该“好男人永远是别人家”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谁又比谁更有定力呢。
退一万步讲,就算男人不出轨。全职妈妈就是好当的吗?除了家务的繁重孩子的磋磨,还有自尊地打击。甚至社会上大部分人都不认可这份职业。尽管这份职业的难度丝毫不亚于任何其他月薪过万的职业。只要打上了全职妈妈的标签便仿佛成了社会的边缘人。注定会脱节,会被淘汰。
全职妈妈要想证明自己的价值还得回到职场。
全职奶爸会被人笑话,孩子大了赶紧回归。全职妈妈就活该一辈子被人当保姆使唤吗?
一个全职妈妈带孩子去买包子,被一个老太太奚落“年纪轻轻不出去赚钱,就知道在家享福”。这只是一个外人说出来的风凉话,哪位妈妈还能理直气壮地怼回去。可这样的话在很多的家里却是每天的紧箍咒,箍得妈妈们不得安宁。
就像有的老人会说现在的媳妇娇贵,生个孩子还怕疼一样。动不动就拿自己年轻的时候说事。我想如果那会有现在的条件的话,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受那份罪。这是什么心理?我不理解,同为女人不是更该理解女人吗?还是说受过的罪吃过的苦非要别人也尝试一遍才解气吗?
现在很流行一句话“未尝他人苦,莫劝他人善”。那些总是拿自己以前说事的人真的就喜欢吃苦吗?我看未必。大概率还是嫉妒。一种阴暗的心理,我不好过,谁也别想好过。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说得不就是年轻时受婆婆的磋磨,老了再磋磨媳妇吗?这是好的传统?!人啊,还是将心比心,理解万岁的好。
宝妈已经成了一群人的代名词。我报过很多课程,在职业选择的一栏里总有宝妈或者是全职妈妈的一栏。是什么让这些机构盯上了带孩子的妈妈们。是因为社会对于她们价值的不认可。如果宝妈算是一份职业,像所有其他的职业一样,那为什么那么多的机构瞄准了宝妈。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中,全职妈妈是不被认可的职业,甚至算不上是职业,它只是一个妈妈的责任。有了孩子就该是女人牺牲,你也不用委屈,你养的是自己的孩子。
我想说的是,如果认为女人必须有一份工作才能扬眉吐气的话,全职妈妈就不该被社会所诟病。我们是一群爱孩子爱家人唯独忘了自己的女人。忍受了身体的劳累还要接受精神的摧残。被这样那样的无关紧要的或是最亲近的人指责自己的无用。
有多少女人因为男人说自己不如别人而大发雷霆。我觉得没错。如果你那么看不上老娘,为什么要把老娘拴在你这个家里。你眼里别人家总是窗明几净,那是因为你没有24小时在人家里,你觉得人家做饭香,那是因为你可能只吃了一顿。你觉得人家花枝招展,却没看到人家花了多长时间在打扮。
多少男人羡慕人家女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没看到人家男人的付出。又有多少家里外头一把抓的女人身心俱疲,终难两全。
听说很多地方设立了“妈妈岗”。挺好的,既然大家都不能认可全职妈妈的职业属性,那么给我们些赚钱的机会也挺好的。就像很多卖课地宣传的那样,女人经济独立才能过得更好。女人们还是辛苦一些吧。
今日份小美好
最开心的事就是孩子们的全身心的信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