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一个问题:如果两个国家之间发横战争,一个国家工业生产能力很强,生产的诸如飞机、坦克、大炮、枪械等做工精良,性能出色,持久耐用,可谓国家免检产品;另一个国家就很一般,除了个别指标还可以,整体综合看是质量粗糙、性能简单、易损易坏的。这两个国家的战争,谁赢得可能性更高呢?
既然我这样问,肯定答案应该不是简单的武器的强胜于武器的弱。这两个国家,其实就是二战时的德国和苏联。二战结果大家也知道,是以工业相对落后的苏联战胜了工业技术全面领先的德国。
为啥呢?
当然,这种世界大战级别的战争中影响输赢的有很多因素,但是今天我想从此引申的一个概念是:核心致胜因素。
我们把视野就聚焦在武器上,假设武器是唯一影响战争的因素。德国生产的“虎式”、“豹式”坦克,是当时世界上技术顶级的坦克,德国的冲锋枪、机枪等有而是当时世界上公认最好的,战斗机也是如此。
当时的苏联,产品有点像前些年说的中国制造。产量巨大但有点粗制滥造,傻大笨粗,故障率高,但量很大。
我举一个例子,飞机。造飞机用的铝合金,当时德国产量很低,不到德国的四分之一,那咋办?苏联用木头。这木头飞机和铝合金的飞机比,坚固性肯定差啊,也就飞几百个小时,而铝合金的飞机可以飞几千个小时。德国人眼中,木头飞机就是笑话,一点不耐飞。
但是,你想一下,在战争中,你耐飞不耐飞这个是核心价值吗?打起来你就是金刚做的能咋样,基本上一架飞机平均生存时间只有40小时。木头飞机虽然像个玩具,不仅够用,而且生产的快啊,多啊。
能理解了吗?空战的时候,在于谁的飞机多,不在于谁的飞机结实。
再讲个通俗的例子:两伙各同样100人枪战,一伙的枪质量上乘,但是100小时只能生产一个,一伙的枪质量差,但是10小时就生产一个,你说谁能赢。
原理是:再差的枪,只要是真的枪,就可以要人命,这就够了,不在于枪多好,当然枪又好又快自然是最好,但是如果做不到,有胜于优,快胜于慢。
这就是核心致胜因素。这里的致胜因素是能够致命的武器的产量和生产速度,而不是绝对的质量。
这启发我,做任何事之前,首要思考整体胜率,看里面的核心致胜因素,然后聚焦完成这个因素。
在养老产业,我依然觉得核心是要为刚需人群提供性价比高的服务,所以,我们要既快又稳地聚焦在提供安全、专业、便捷、个性化的,总体上性价比极高的服务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