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3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3

作者: 青箬笠0 | 来源:发表于2021-09-17 22:23 被阅读0次

感受层次

    作者认为诗歌是感受、感情、智性的三位一体。认为,现代诗歌,在这三者中,智性是最重要的,举了北岛的《无题》、洛夫的《边界望乡》,认为《边界望乡》更深邃,更有艺术话语的创新,是古典意蕴的当代转化。

    不过,对于洛夫这首诗,有些词语,自己的确欣赏不来。如“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咳血”,这些近乎口语的现代化语言,真的没有咂摸出诗的意蕴,更别说“智性”。想起汪曾祺、杨绛的散文,他们也会在文章中用到文言词语,还用的非常巧妙,如“所食鸭蛋多矣”,本来文雅的文言词语,用在这里边,就有种俏皮的幽默味道。洛夫的这首诗,有不少现代语言,但是把古典诗歌的意象与口语般的现代语言结合在一起,好像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并且,诗歌中,智性重要,其实感情也是蛮重要的。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它们打动读者的,不正是感情吗?

相关文章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3

    感受层次 作者认为诗歌是感受、感情、智性的三位一体。认为,现代诗歌,在这三者中,智性是最重要的,举了北岛的《无...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4

    诗歌表达感情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直接抒情,借助意象表达感情。 六朝以前的诗歌,多是直接抒情。如“人生寄一...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0

    形式感 作者指出:形象是客观对象、主观情感和艺术形式的三维的结构。 也许平时,过于相信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8

    表达力 作者从六个方面讲表达力。 一、语言的常规用法和超常规用法 通常情况下,语言表达需要准确,这是指...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1

    意象 诗歌的意象具有概括性。 如贺知章《咏柳》,他所歌咏的柳树,就是抽象概括的早春的柳树的形象,不是具体的家乡的...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7

    “陌生化” 一直不太理解语言表达“陌生化”的意义,今天读第十三讲 《表达力:语义的颠覆和重构,有理陌生化和...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9

    表达力(二) 三、外部细节的洪流 小说的发展远远晚于诗歌,早期的小说侧重讲述故事,不擅长描写,需要描写...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2

    意象 诗歌的意象,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感情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在诗人的想象中完成的。 如李白《劳劳亭》:...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5

    诗歌的想象 诗歌的想象有两类:一是明显的变形变质;二是表面看来是白描,语义没有明显陌生化。 作者没有在指出...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8

    节奏 作者说的节奏,不仅指我们平时朗读诗歌时划分的节奏,更是指诗歌的内部结构,即诗歌情感的波动变化,主要表现在情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ns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