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4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4

作者: 青箬笠0 | 来源:发表于2021-09-19 21:36 被阅读0次

    诗歌表达感情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直接抒情,借助意象表达感情。

    六朝以前的诗歌,多是直接抒情。如“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坎轲长苦辛。”明白如话,直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六朝以后,开始了新的探索,感情不再直接抒发,而是寄寓在事物上,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无尽愁绪比作东流水,具体可感。

    这指出了诗歌欣赏的两条路径。如《沁园春.雪》的上下阕刚好是两种情况。

相关文章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4

    诗歌表达感情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直接抒情,借助意象表达感情。 六朝以前的诗歌,多是直接抒情。如“人生寄一...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0

    形式感 作者指出:形象是客观对象、主观情感和艺术形式的三维的结构。 也许平时,过于相信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8

    表达力 作者从六个方面讲表达力。 一、语言的常规用法和超常规用法 通常情况下,语言表达需要准确,这是指...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1

    意象 诗歌的意象具有概括性。 如贺知章《咏柳》,他所歌咏的柳树,就是抽象概括的早春的柳树的形象,不是具体的家乡的...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7

    “陌生化” 一直不太理解语言表达“陌生化”的意义,今天读第十三讲 《表达力:语义的颠覆和重构,有理陌生化和...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9

    表达力(二) 三、外部细节的洪流 小说的发展远远晚于诗歌,早期的小说侧重讲述故事,不擅长描写,需要描写...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2

    意象 诗歌的意象,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感情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在诗人的想象中完成的。 如李白《劳劳亭》:...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5

    诗歌的想象 诗歌的想象有两类:一是明显的变形变质;二是表面看来是白描,语义没有明显陌生化。 作者没有在指出...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8

    节奏 作者说的节奏,不仅指我们平时朗读诗歌时划分的节奏,更是指诗歌的内部结构,即诗歌情感的波动变化,主要表现在情感...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3

    感受层次 作者认为诗歌是感受、感情、智性的三位一体。认为,现代诗歌,在这三者中,智性是最重要的,举了北岛的《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vp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