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36948/029e3db52fe19b0f.png)
声明
以下内容来自徐远的分享。
徐远介绍
徐远: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美国杜克大学经济学博士。其研究领域:宏观经济、金融经济、经济政策、房地产、城市化......
本节思维框架
- 前言
- 香港的房价
- 如何增加房屋供给
- 香港房子泡沫
- 总结
前言
今天的内容是关于香港地产,也是最后一讲。说起香港地产,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贵。的确是贵,香港的半山豪宅,均价在人民币28万/平米左右(数据来自中原地产,实用面积尺价换算,汇率0.88,一平米等于10.7平方呎),九龙的高端公寓,均价在人民币33万/平米。
就连西城这样比较偏的地方,高端公寓的单价也达到了人民币25万元/平米。这些其实都不是超级富豪的豪宅,而是高级白领阶段的高级公寓而已。对于那些超级豪宅,单价往往在50万元/平方米以上。
所以说,香港的房子真的很贵,和纽约差不多。北京房子虽然贵,但是和香港比起来只有一半都不到,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考虑到香港房子的实际得房率很低,实际价格更贵。我自己以前以香港住过两年,号称60多平米的房子,其实只有40平左右。
01 香港的房价
因此我们今天要重点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香港的房子为什么这么贵?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看一下香港房价的变迁。下图给出了香港私人住宅租金和售价指数。时间是从1980年到2017年9月。
可以看到,香港住宅的高价,是长期上涨的结果。
从1980年以来,总体上是一路上涨的,除了1997年到2003年这段时间。特别是2003年以来,更是加速上涨。即便是2008金融危机期间,也仅仅有个小幅的回调。
从2003年的低点到现在(2018年底),已经连续上涨15年,累计涨幅达到650%,每年上张13%左右。香港房价这么贵,和这些年的一路上涨是分不开的。
我们刚刚也提到了,香港房价也不是一直上涨的。1997年的时候,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房价扭转了之前的上涨势头。
从97年到03年,香港房价是下跌的。跌幅达到60%,跌去一半还要多。从2003年开始,香港房价才触底反弹,重新开始上涨。大约六年时间的下跌,是个有意思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希望房价下跌的人,这个经验值得好好研究。
这里面有一些觉的错误。比如说,很多人简单归结于香港回归。香港人对于未来失去信心。这显然是不对的。
97年香港回归早就公开的信息,不是个突然事件,不会对房价产生突然的影响。没有信心的人,早就做了安排,不会等到97年才没有信心。
何况,这个理由也不能解释2003年以后香港房价的大幅上涨。今天的富人摔破了头到香港买房,怎么会说对香港没有信心呢?
再比如说,很多人把房价下跌归结到经济低迷,也和事实严重不符。实际上,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98年香港经济是衰退的,但是99年就已经反弹了。
到了2000年,香港经济增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7%,可谓是非常繁荣。可是房价依然是下跌的。
那么,那几年香港房价的下跌,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是房屋供应增加了。
1997年之前,《中英联合声明》限制了香港每年卖地的数量,房屋供不应求,房价上涨很快;
1997年回归以后,特首董建华在97年十月的第一份施政纲领中,就提出了“八万五建屋计费”,每年兴建房屋不少于85000(包括公营和私营房屋)。那时候,香港总人口只有600多万,每年85000套的新建住宅,可谓非常之多。
从1998年开始,政府就大幅度增加了土地供应。
到了2000年,首批“八万五”计划中兴建的房屋正式推向了市场,在一年内共有85710套住宅建成;
其后的2001年,又有总共10万套住宅推向了市场,这一数字已经大大超过了85000套的目标;
2002年,因为房价下跌,社会舆论压力很大,新房供给大幅减少至67000套,“八万五建屋计划”实际上已经停止。
2003,这个八万五计划停止的第二年,也就是2003年,香港房价开始触底反弹。
从这个经验看,1997-2003年香港房价的低迷,与房屋供应的大幅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香港的这个房价下跌的经验,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发。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这么多年来,从1980年代以来,香港的房价几乎是单边上涨的,金融危机也不能阻碍香港房价的上涨,唯一的一次大幅回调,就是这一次,而且下听的根本原因,不是经济危机,不是信心不足,而是房屋供应的增加。
所以说,要想房价显著回调,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增加房屋供给。
02 如何增加房屋供给
说到这里,我们再增加一个细节,就是如何增加房屋供给。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不是在任何地方增加房屋都可以,而是要在便利的地方。
香港的基本情况,是人口和建筑都很密,建成区面积只有200平方公里出头,相当于北京三环里的面积大一点,而且地铁很发达,交通很便利。
香港的基本建房模式,是地铁上盖房子,土地是卖给开发商和地铁公司一起开发的,所以不存在有住房交通不到位的问题。而且,围绕这个房子,道路、商铺、停车场、公交车、社区康乐设施都会发展起来。
所以,香港的房屋增加,是有效的增加,不是在偏远的地方增加很不方便的房子。大陆要想有效增加房屋供给,也要在较好地段想办法,不能只在远效盖房子,远郊的房子不能替代城里的房子。
我们之前讲过,城中村的改造很难,要是难也要改造,要增加有效房屋供给,这是个必须要克服的困难。
03 香港房子泡沫
好了,刚才我们讨论了香港房屋为什么这么贵的问题,以及房价下跌的经验。那么,香港房子涨了那么多,有泡沫吗?
在文章的第一个图中,还有一条线,显示的是香港房屋的租金。可以看到,房价和租金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这两条线几乎是重合的。
这就说明,房价的变化是和租金的变化是高度一致的。或者说,房价的增长是有租金的增长作为支持的。这样看起来,很难说香港的房价有泡沫呢?
金融危机以后,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房价的增速超过租金的增速,从2009年到现在,租金翻了一番,但是房价快要翻了两番(增长360%)。这是否说明房价增速过快,有泡沫呢?
不是的。因为金融危机之后,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宽松,利率大幅下降。利率下降之后,租金收益率也要跟着下降,这是全球的普遍规律。给定租金增速,房价的增速必须更快上涨,才能够满足租金收益率的下降。
下图显示的是各类地产的租金收益率和十年期政府债收益率,这个租金收益率是净租金收益率,是扣除了差飨、地租、各类管理费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4036948/eb937a5f33bf458e.png)
你会发现香港各类房屋的租金收益率在2010年以后一直是下降的,不管是大房子,还是小房子,变化的趋势都是这样,是一致的。
而且,租金变化的趋势和十年期政府债收益率也是一致的。不过,租金收益率更加稳定,而且是依然高于十年期政府债收益率。
就是说,买房子的租金收益率依然高于买国债。进一步考虑到香港这些年的房价快速上涨,每年高达百分之十几,买房投资是比买政府债划算的。而且香港房产是很安全的资产,流动性也很好。这种情况下,很难说香港房产有泡沫。
说到这里,我们就达到了一个结论,就是虽然香港的房价是北京、上海的两倍以上,但是依然很难说这个房价有泡沫。此时,我们面前就摆着一个问题:北京、上海的房价,以后会有多高?会比香港高还是比香港低?
这当然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问题。
长远着,北京、上海的人均收入会向香港趋同,北京、上海人口规模比香港大好几倍,香港只有700多万人,北京上海有2000多万人,还会进一步增长。
香港金融中心、购物中心的优势地位,也会慢慢减弱。一个很大的可能性,是北京、上海的房价,会赶上甚至超过香港。这不是说香港的房价会跌,而是说北京、上海的房价还会涨。香港房价作为一个标尺,可以帮助我们看清北京、上海的房价趋势。
总结
简单总结一下,有三个要点值得注意:
第一、香港的房产很贵,比北京、上海贵了一倍以上,但是租金收益率依然超过政府债。再加上房价上涨带来的升值收益,投资回报率依然合理,很难说有泡沫。
第二、过去这40年,香港房价几乎是一路上涨,金融危机也不能阻挡的。
第三、1980年以来香港房价唯一的一次大幅回调,是1997到2003年,是因为有效房屋供应的大幅增加。这一经验,对我国的房地产调控,很有启发。
---徐远系列课程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