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站等车,一起候车的人很多,有的人自由自在地翻看着手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仿佛活在自己的独特世界里。有的人则围在一起聊天,一刻也不停。聊自己的家常,也聊别人的家常,聊自己的艰难,也聊别人的艰难,聊自己的不幸,也聊别人的不幸,总之想到什么就聊什么。但聊完就聊完了,虽然也偶有热烈的回应,但基本不说矫情的安慰和虚假的关心。也许生活本就是这样的,谁又真的能和谁感同身受,谁能体验谁的苦,谁能经历谁的经历呢?相应地,你又能指望谁能对自己的经历和生活发表心心相映的意见和卓有成效的建议呢?
就像祥林嫂对谁都讲同样的话,她最后听到了谁的回应呢?我们呢?我们也常常倾听别人讲述别人的故事,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当别人和我们在讲述的时候,我们期望得到什么样的回应呢?
也许,生活中最重要的只是讲述和倾听,倾听就是最好的回应。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只有讲述而没有倾听,反之亦是,没有讲述的倾听的也是一种悲哀。
总而言之,表达很重要。这和西方的法理名言“我虽然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是一样的。表述需要得到尊重。古人也曾留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经验教训。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适当地合理地科学地引导疏导表达所思所想是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