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24.2.12
【阅读教师】黄改名
【阅读书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 初中英语》
【学习内容】共读内容:(P48-53)
问题12 课程内容六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 ?
问题13 为什么要倡导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
思考问题:
1. 结合书本内容与自己的课例,谈谈教师如何利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组织,通过学习活动, 把课程内容六要素融为一体?
英语学习活动是围绕语篇的学习活动,英语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探究语篇内容和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同时,尝试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这样,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就融为一体了。
2. 试谈当前课程内容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新课标强调的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内涵与意义。
首先,课程内容割裂。课程内容存在学科内、学科间的割裂,学生学到的知识过于零碎孤立,缺乏结构和组织性,无法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建构性和价值性,失去教育意义。
其次,课程内容割裂的背后是组织逻辑失衡。这主要表现为过分强调知识逻辑而忽略心理逻辑,导致学科内容缺乏实操性,知行分离。
最后,课程意识的缺乏。以上问题显示,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看具体问题时需要加强课程意识和课程思维,专业课程话语仍需引领整体语境。当前,人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仍停留在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上,教学论的话语占据主导地位,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这可能是因为课程论历史较短,且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是渐进的。20世纪初和50年代,我国主要学习和借鉴日本和苏联的课程模式,它们都是基于赫尔巴特分科课程形态的不同版本。
3. 在你的教学中,如何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入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中?如何对对话、短文进 行主题意义的教学?
不能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主题意义的探究割裂开来,因为学生只有理解了学语言是如何表达意义的,才能真正的掌握语言知识。也就是说,围绕主题,依托于篇设计,体验模仿,理解应用等体现逻辑关联的语言实践活动,建构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
至于对话和短文,他们也是有主题意义的。我会尽量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围绕主题意义,通过感知,观察,思考,交流和展示等活动理解语篇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思想,交流生活经验。
4. 基于主题和语篇的英语教学需要注意什么? 教学的优势是什么?
需要注意:
1.英语拼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和判断语篇的主题意义,并对主题意义做出反应。
2.不能割裂语言知识的学习与主题意义的探究。
3.强调基于主题的英语教学,就是要使英语教学内容超越语言,要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4.学生学习一个单元后,能够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将这些思想观点迁移到不同情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探究主题意义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兴趣点和动力来源,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2)语言不是学习的直接对象,而是学生学习所学主题内容的媒介或工具, 而有主题内容的语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单纯学习语言而产生的枯燥感。
(3)为了深入探究主题内容,学生需要对语篇的内容有更准确、更深刻的把握。这就要求学生对语篇所用的语言有更准确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表层理解上。
(4)在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的语篇和参与的活动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因此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现象(如词汇)就会共现(同时出现), 而且可能有更大的复现率(重复出现),这对语言学习是十分有利的。
(5)在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学习语言,而且能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经验,又能启迪智慧,能对周围世界产生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能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