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略述

作者: 睡着的土豆芽 | 来源:发表于2018-03-21 09:52 被阅读0次
是也如斯

词,大家都知道又称长短句、诗余等等。按照王静安先生“一代有一代之学问”的说法就和唐诗一样,词最被大家所熟知的称呼便是宋词。可如果以学词、论词而言,单单只去谈论宋代,那未免也太过狭隘了。

词,其根源或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我们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不论是诗亦或是词,其早期形式都是要配乐演唱的。这里我们不详细去说诗的起源以及与音乐相关的部分,主要还是来看词。

词本来的解释便是歌词,是隋唐时期燕云等地流传歌谣或曲调的歌词,故又称为曲子词。词于唐代,多只限于伶人歌女之间,歌词亦囤对儿女情爱之中。不过也不是所有唐朝的文人士大夫都不会去填词,比如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诗人,也有流传至今的千古名篇,然而有唐一代,词终是小技或宴饮游戏尔。

到了晚唐时期,这种本流行宴饮游戏间的歌作词令,却由于一个人的出现而发生了第一次的改变。这个人便是温飞卿,借女子闺阁之事,叹落魄飘零之感,将原本多伶人歌女所作的民间词,转变为由文人创作的文人词。温飞卿也因此被人称为“花间派始祖”。

而后唐五代时期,由于时世危险,社会动荡,朝代更迭迅速,很多文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多有身世国家之叹,而这一点又有意无意的透露在他们词的创作里。这种神伤黯然与儿女情爱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便被隐藏在娟娟的文字之间。词的美感特质“言外之意”,基本上就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

说到这里,下面一位对于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影响的人,我想大家都应该很熟悉。那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在经过了国破家亡,从堂堂一国之君变为赵宋的阶下之囚这一转变,使他的词在文风以及表达上,一扫之前“花间派”以女子口吻双重性别特质的方式,而是以我之口说我身世之感。使得词不在拘泥于“儿女情爱”,“伤春悲秋”进而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正如王静安所言“眼界始大”。

时至北宋名家辈起,珠圆玉润的晏同叔,语言清丽的晏小山,语境谐佳的欧阳六一等等都对词的发展有了或多或少的贡献。以至于后来历代著名的诗词评论家,均已北宋为小令之极。

在柳屯田出现之前,词主以小令为主,而小令在文字上也以五、七言居多,这和诗的结构上仍很相似,因此就有人指出词其实就是“句读不齐之诗”。然柳七变小令为长调慢词,对词作出形式以及表达形式上的扩充。虽然柳永所变的长调慢词,在以后会面临文字直露、俚俗,秽淫等问题,而且长调慢词真正得以发言光大是在南宋时期,但其贡献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在柳永之后,词学又迎来了新的一次变革,这一次的变革影响巨大,使得词这种本银板红牙隐约婉转的文学形式,开拓出塞鼓剑光慷慨激昂之意,或可谓千古豪放之宗。就中的推动者表示宋代文学的代表——苏东坡。苏子瞻以诗入词又加之其人才盖千古,故其词运气豪爽,意喻具佳。

词至于此,其发展和各个形态可以说大抵均已出现。小令长调,婉约豪放。随各家创作亦有同殊,秦七黄九,易安之流等虽有些许扩充与发展,但其形式与所言均未出此范围。

叶迦陵认为一首好词的标准为“深微幽隐”,王静安所言“词之为体,要眇宜修”。然而自柳永变词为长调慢词,以散文化的形式来写词,除了特别天纵之才(如苏轼,辛弃疾)以外,大多写长调慢词的作家都很难避免直露之病。婉约秽俚,豪放浅白都缺少了词之为体之美。所以就长调漫长如何来写,词人们有开始新的探索与变革。

周邦彦,就是这变革的推动者。五代以降的小令之所以美,主要在于其有言外之意。而但长调漫词,大多作者往往缺少这种“言外之意”,又非东坡那般不世之才,如何让常人所作慢词也有这“言外”、“隐约”之感,至少非过于直露和浅白。清真的方法是通过谋篇和布局,配之比兴、寄喻而填词。以这种方式来填长调,便可使慢词在不失其原有散文化方式的基础上,更多了一份词之所特有的那种“言外”之美。这样的写词方法被叶迦陵称之为“赋化”。

而南宋以来姜白石,张玉田,吴梦窗的长调作法,起源也都大抵以“赋化”为基础,加以引申和发展,多用“留笔”“折笔”。故朱竹垞论词就说:“小令当法汴京以前,慢词则取诸南渡”。但凡事均不宜太过,以“赋化”为词也是,后期清代浙西,常州词派在词上的主张便“赋化”“醇雅”,但经常为之有所过,便容易使人难以理解,内容空洞,留于文辞结构与用典,过于浮华如同空中楼阁。这也是王静安批评这类“赋化”之词的原因所在。

后词经过了元明的衰落,直到明末清初以“云间三子”为代表的文人们,历经国难,寄怀于本就善于说“言外”之情的词,使得词学在有清一代出现了中兴之态。

词至清代,其成就与研究不可说是不高。而且流派众多、群星璀璨,独出机杼者亦不少,如只言及词作,就中佳者亦可上近两宋。而以词论、词评、词话已及对词学研究和贡献来说,前代诸朝恐未有与之相称者。我们现在虽能读到的词学著作大多都是清代,或者是受清代词学影响而形成的。

关于两宋有名的词作家,大家基本上都能说出很多。然后就在词学中兴之际的优秀词人,恐怕大多数人都只能说到纳兰容若,可是单单似这,最为一般人熟悉的纳兰容若,也不免“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了。而有清词一代词作大手又何止纳兰一人而已。如:陈维崧、朱彝尊、项鸿祚、蒋鹿潭等人,其人词学成就与造诣亦都不可不提。

时间再往后推,即到了晚晴词学四家(朱疆村,况蕙风,王半塘,郑叔问),他们所提出的"声律与体格并重",对词体的声律特性、唐宋词人佳作的声律作用作出除了积极的贡献。还有大约同时期的吴霜厓,王静安等人也从自己的所擅长的方面来做评词、论词也都各有所长,见解独到。

再者近现代时期龙沐勋,唐季特,夏瞿禅等人治词讲词,均一代词学大家。同时也为倚声学的传承与弘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至此词学从起源至近现代我个人所知道的部分,基本上已经综述完毕。奈何个人学问依旧十分浅薄,可能会有纰漏或者不正确的地方。那只能留到以后再补充丰富了。

相关文章

  • 词的略述

    词,大家都知道又称长短句、诗余等等。按照王静安先生“一代有一代之学问”的说法就和唐诗一样,词最被大家所熟知的称呼便...

  • 《雪漠心学概论》读书笔记:心学概述(3)

    阅读内容:《雪漠心学概论》:心学概述(3) 【(三)儒家心性论略述】 【其实,儒家因位最关键的词,仍然是道,《论语...

  • 戊戌年随感

    戊戌年,余日无几。蓦回首,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唯以二词略述心怀:曰成长,曰感恩。 一曰成长,习为...

  • 普门品略述之缘起

    原文地址:普门品略述之缘起 2019-09-30 12:02:59 普门品略述之缘起 两天之前,很愁苦,睡觉之前,...

  • 普门品略述之一

    原文地址:普门品略述之一 2019-09-30 13:00:24 普门品略述之一 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

  • 普门品略述之三

    原文地址:普门品略述之三 2019-10-01 10:45:34 普门品略述之三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

  • “80后”公务员文言文辞职信刷屏:吾本寒儒,久以青衿自抱,不以显

    “自吾离学,以而立之年,入市署充僚属,不觉光阴荏苒,暑去冬来,历八载有余矣……当此离別之际,思绪万千,唯以二词略述...

  • 不丹藏人略述

    “不丹藏人”是一个值得仔细定义的概念,藏人,不丹都是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全球民族国家建设运动展开而生成的概念,按照...

  • 2018-08-15

    略述“law, fact, theory, and truth”在科学与法律使用中不同的涵义 发布时间:2016/...

  • Node.js+Express.js+Redis+MySQL=R

    目录 几点杂谈 Node + Express 环境配置略述+开源库的选择 Express.js 框架 Node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词的略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ux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