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在百家讲坛讲《易经》的曾仕强老师因病学易,你会因为什么学易经?

在百家讲坛讲《易经》的曾仕强老师因病学易,你会因为什么学易经?

作者: 董点国学大董 | 来源:发表于2018-11-13 11:33 被阅读0次

    在《百家讲坛》讲《易经》的曾仕强老师去世了。

    曾仕强老师讲的《易经》有他自己的特色,许多人都曾经通过曾仕强老师开始了解易经,接触易学,对传统文化的普及,曾仕强老师自有贡献。曾仕强老师的学术观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学《易经》的经历和体会引人深思。

    曾老师说自己学易是因为身体不好。他在39岁时,身体一度非常衰弱,连上下楼梯都需要扶。他的父亲知道后,没有急忙带儿子求医,却对他说:“早叫你读《易经》,你为什么不读?”

    曾仕强很吃惊:“读《易经》跟我生病有什么关系?据我所知,《易经》是用来算命的,用来看风水的。我是学科学的,我根本不信那一套。”

    但他父亲说:“那是一般人的错误观念,把这部经典给害苦了。《易经》是讲未来变化道理的。《易经》告诉我们,未来是变化的,一个人要重视你的未来,但未来又是不确定的,是会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又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这就是我们所要去掌握的。”

    曾仕强听了父亲这番话,觉得有道理,就开始读《易经》。

    曾仕强的学易源起颇有趣,他父亲为儿子体弱开出的药方居然是《易经》。曾仕强说他在学易之后,懂得了很多道理,对各种事情看得透,放得下,心情好了,身体也慢慢好了起来。他说自己当年,“好多事我看不懂,好多话我听不懂,气都快气死了。是《易经》救了我,要不然早就没命了。”

    看来《易经》对曾仕强老师来说,有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他从《易经》里学变化的规律,学人世间的道理。

    虽然曾仕强的父亲说风水算命是一般人的错误观念,这些观念把《易经》害惨了,但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认为风水算命就是《易经》,为了掐指一算的本领而学易。

    不过,易学中有一句话叫做“善易者不卜”,意思是真正精通易学的人并不去占卜。真正懂易学的人,了解事物变化的道理,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自然能推测事物的发展变化,对事物出现的各种变化也能淡然接受。占卜是为了人们的得失之心和惶惑之心而存在的一种技术,如果你不需要占卜提供的安慰或者解惑,自然就不需要占卜。

    只不过脱离得失之心和惶惑之心谈何容易,所以易学在流传中最有市场的就是风水、占卜之学,人们也往往把风水算命等同于易经,虽然这个看法挺片面。

    曾仕强学《易经》时,去搜罗了一堆易学的书来看,结果这些书里十有七、八都是算命看风水的书,可见算命风水书有多畅销。但他怎么也读不懂,曾仕强的父亲说学易要先读《易传》,读懂了《易传》,再看其他的,就会清楚了。这是曾仕强父亲给曾仕强的学易建议。

    《易传》是什么呢?它和《易经》以及卜筮之学有什么关系?这是学易首先要搞明白的一件事情。在易经传统里,易要分成“经”“传”“学”三个方面来看。

    “经”的部分是在西周时写成的卜筮之书,内容很少,在现在的通行本《易经》里,“经”是六十四卦加上每卦的卦辞和爻辞,只占全书不到三分之一的篇幅。

    以乾卦为例,乾卦总字数996字,属于“经”的文字只有下面这67个: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其余929字,都是“传”的。

    如果你回到西周跟人侃《易经》,说你最喜欢《易经》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会被赶出来的。因为这些话,西周的《易经》是没有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以孔子为代表的一些人给“经”写了很多学习心得和研究报告,汇总成十篇文章,叫易经的十翼,这就是《易传》,也叫《易大传》,后来人们把这些“传”编进了西周的“经”里,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通行本《易经》,现在一般说的《易经》是“经”“传”一体的。

    除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文字是“传”里的之外,下面这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句子也是“传”里的: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大人者,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总之,你翻开现在的通行本《易经》,看到比较好懂的文字,基本上全是“传”里的。你看了会头晕发蒙,不知所云的,一般就是西周传下的“经”。比如: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來,后夫凶。

    总的说来,“经”是西周流传下来的卜筮手册,但是西周的卜筮方法却失传了,现在流传的卜筮方法是汉以后的,至于是不是复原了古法就不知道了。

    “传”是东周学者们给《易经》做的哲理化注解,属于哲学书。

    “学”则是先秦以后的后人对“经”和“传”进行的各种阐释和开枝散叶,形成了京房易、朱熹易等许多学派。

    后代各种学问都爱往“易”上靠,“易”的微言大义和学术观点也越来越多:比如出现五行生克配八卦,六十四卦配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等各种学说,还画出了河图、洛书和太极图,现在流传的这三种图都是北宋陈抟传出来的:

    当然,最受欢迎的各种算命看风水方法也是后代易学中很重要的内容。 曾仕强父亲说的把《易经》害苦了的是指这些风水算命的卜筮之学。

    曾仕强的父亲建议学易先学“传”,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法。“经”的部分太古奥,歧义多,聚讼也多,一句话十个学者能有八个解释,人很容易被搞蒙了,被易的高深莫测和艰深晦涩吓退;而后代易“学”往往以占卜算命为主,对人们极有吸引力,但如果没有用易传先把易学三观树正,直接学技术,嗯,你懂的。

    曾仕强说,他在读完《易传》之后,有很多感悟,其中最大的收获是:终于看懂了中国人。

    学易传,也不一定都能像曾仕强那样看懂了中国人,但至少中国文化中很多极重要的概念就会知道了,对理解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化和两千年来的中国人颇有助益。

    易传里面的很多文字都成了我们现在日用而不知的成语、俗语。比如“不三不四”就源于易传,易卦是六爻卦,每个卦有六根爻,其中上面两个代表天,中间两根代表人,最下面两个代表地,中间两根代表人的爻叫做第三爻和第四爻,易传里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三和四代表的就是仁与义,所以不三不四的意思就是不仁不义。

    其他来自易传的常用语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谦谦君子”“正大光明”“乐天知命”“否极泰来”“持之以恒”“刚柔相济”“能屈能伸”“待时而动”“见机而作”“安不忘危”“防患未然”“触类旁通”“数往知来”等等。易传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源头著作,里面的许多思想都在后代成为各种学术概念的源头,了解了源头,会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既可修之于身,又可用之于世。

    曾仕强老师说学易让他看懂了中国人,看懂了中国人,应该也能看懂生死吧。

    去年九月,曾仕强老师查出得了癌症,但查出时就已扩散,过了开刀的黄金期。

    但曾仕强老师乐观且淡然,他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会得这种病,因为这么多年身体一直很好。但既然得了癌症,说明这病还是自己招惹来的,因为自己把自己搞得太劳累了,过劳也是自己的错。他不怨天不尤人,与癌共存,还在网上和大家分享癌症自救心得。

    他说:“生死是有命的,那过程很重要。我们要欣赏那个过程。所以我就常常跳出自己看自己。这个老先生得了癌症,而且还已经扩散,无从开刀起。他又八十几岁了,经不起化疗的折腾。那怎么办呢?那只好快快乐乐地面对它。所以每个人来看我的时候,都看我笑嘻嘻的,没有什么,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在那里叫苦连天。”

    这种豁达和乐观令人钦佩。中国的哲学思想里,重视善生善死,《庄子·大宗师》说:

    夫大块以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听说曾仕强老师走得很安详,他对待疾病和生死的态度,也正是善生善死的人生修养之体现吧,学易之人,自当有此领悟。

    在曾仕强老师辞世之时,以学易纪念曾仕强老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百家讲坛讲《易经》的曾仕强老师因病学易,你会因为什么学易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vk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