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的《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本书的精华在第二部分。因为他很好地回答了自律的原动力问题。认为推迟满足、承担责任、尊重事实、维持平衡都是受爱所驱动。
在近一百年的精神(心理)领域,很少有人不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差别只是接收和吸纳的程度不同。弗洛伊德将本能和欲望作为心理和人格发展的原动力,将自我和超我视为对本我的约束与升华。而本书作者斯科特认为,爱才是人类心灵进化的原动力,并将爱定义为——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所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这个定义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一是将自己和他人都涵盖进来,强调爱自己和爱他人的统一,体现了社会性;二是将爱视为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努力去爱的结果是彼此受益;三是用意愿来替代欲望,特别看重行动。
紧接着,作者并不急于证明该定义的完整性、准确性,而是通过与一些不是爱的行为进行切割,来帮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爱的本质。
首先,坠入情网不是爱,它只是自我界限的暂时崩溃,是受力比多(性的需求和原动力)左右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其次,浪漫的爱情神话不是爱,因为它编制了一种可怕的谎言——我们的相遇是天作之合,我们永远都能满足对方需求,我们会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完全忽视了伴侣也是独立个体,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否认了摩擦和冲突的合理性。这些刻意营造的虚假氛围和自欺欺人的假象,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第三,依赖不是爱。不是说你有渴望关心和照顾的需求就是爱,那仅仅是依赖而已。过分依赖的话,还会引起“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只在乎别人能为自己做什么,却从不去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更有甚者,不去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反而以爱的名义限制对方的自由。牺牲对方独立性的同时,也抛弃了自律性,不肯为自己的成长负责,贪图暂时性快乐,将感情的问题归咎于人。第四,感觉不是爱。真正的爱是出自自我意愿的实际行动,而不是头脑中的主观意向;是付出足够努力使爱的对象获得成长,而不是单纯的个人好恶。
关于爱的本质,斯科特强调,要坚持实现自我完善。对抗惰性、直面因恐惧产生的排斥,这需要努力和勇气;还要关注爱的对象,帮助对方成长,这需要懂得倾听。由于自律的力量来自于爱,爱的过程也离不开自律,需要约束、选择与放弃。
关于如何承担爱的风险,一是要正视并坦然接受死亡(分离);二是要自尊自爱,敢于步入未知领域,获得心灵独立;三是不畏惧承诺的风险,给人带来安全感;四是正视冲突,既不随意批评别人,又要在自省之后谨慎、谦逊地提出批评。简言之,自私和傲慢不是爱,谦逊、责任和勇气才是。
谈到爱与独立。既然爱是帮助他人心灵的成长,就要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性。真正的爱尊重彼此的独立,敢于承担孤独和寂寞。诚如纪伯伦所言——在结合中保留空隙,相爱而不制造枷锁;一起欢笑、容许独处;在一起而不太过接近,各自耸立,不在彼此的阴影中成长…
斯科特提到,正是由于心理治疗的实践,让他意识到爱的力量(书中有大量的案例佐证)。同时他也意识到,爱是一种神秘的存在,不知从何而来,又是怎样产生的。
第二部分读完,问题又一次降临,如果说,自律是为了解决人生面临的问题而产生的工具,爱被认为是推动人自律的原动力,那么,又是谁把爱带到人间的呢?和牛顿一样,斯科特也把视线转向了宗教。毕竟,一旦面临超越人和自然的神秘力量,人们总是希望找到意识世界的神灵。
小结一下,针对心灵成长的动力,斯科特给出他的答案。我们不妨假设,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看看基于生物属性的性本能是不是也能够说得通。个人感觉,还是用爱来解释似乎更靠谱些,毕竟,作者定义的爱,更接近人的社会属性,而且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3-5级,涉及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当然,也不是说其他的理论就一定说不通,但是用心智成熟的意愿来反映精神领域的进化,用自律而不是享乐来面对问题与困难,感觉像是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