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这些年你是怎么熬过来的?”阿丽一脸同情地看着我。
阿丽是我的同事,闲聊时,我和她说起每周婆婆家的热闹场面。和我一样,阿丽也是小户人家出身,而且也同样喜欢清静。听到我说婆婆家每个周末人声鼎沸的“盛况”,她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我,发出了同情的感叹。
那么,我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呢?刚结婚那几年,我们和婆婆住在一起,一起住的还有尚未结婚的小叔子,三室一厅,各占一室。白天各上各班,婆婆退休了,负责做一日三餐,倒也没有太大的不适应。即便到了周末,人多一些,我若嫌闹腾,便会选择回娘家躲清静。
不适应是在我生了孩子后,那个时候小叔子也结婚了,而且还是住在婆婆家。带孩子已经很累了,人一多,就会觉得烦,尤其在小叔子也有了孩子后,六个大人加上两个孩子,家里简直难得片刻宁静。到了周末,再加上大姑姐、大伯子和婆婆的妹妹这三家人,那份喧闹就更别提了。
不适应的具体表现就是和老公吵架的次数多了,心里本来就嫌乱,再加上家里人多嘴杂,难免有一句半句不顺耳的话,委屈不能向别人说,老公自然就成了我的出气筒。老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他理解不了我的感受,总觉得我是无理取闹,于是“战争”不断。
吵着吵着,日子一天天、一年年过去。房子买了,孩子大了,公公去世了,婆婆老了,老公学会心疼我了,而我也渐渐适应了这样的大户之家。退一步是理解,忍一时是尊重,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可守好自己的幸福。
我能适应大家庭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公公婆婆。他们都是善良的老人,尤其是我的婆婆,从来都是做的多说的少。她不会要求我必须怎样怎样,也没有计较过我偶尔的任性,重要的是从来不掺和我和老公的生活。
一个家庭的和谐,离不开彼此的尊重和理解,但老人的处事风格尤其关键!这也是我结婚二十多年最大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