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打来电话,聊起孩子学习的事情。对方叹息道:孩子学习一般,自律性又太差。想把市区的房子卖掉,下半年送他去私立学校就读 。我给友的建议是:为了孩子,不必如此。
孩子的成才,与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联,但未必是全部。我们公司老板的儿子,自幼所受的教育都是最好的,而且课余时间也是请的一对一名师教育,但是成绩一直在中下游徘徊。甚至在高强度的教育之下,这个孩子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态。
孩子的未来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但是卖掉房子提供高等级教育,未免有些孤注一掷的感觉。我有一个同事,夫妻两人都是工薪阶层,为了能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他们就贷款买了一套学区房。从农村转到市区学校,学习环境确实提升了不少,但是孩子的成绩始终跟不上节奏,最后连普通高中都没有考上。我们这个同事也不甘心,就将房子卖掉,送孩子就读了上海的一所国际高中。不过,最终还是恨铁不成钢,孩子学校毕业后整天窝在家里打游戏。
“孟母三迁”的美谈流传至今,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对孩子的成才至关重要。但是,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孩子自身的努力。没有内在学习欲望的驱动,即使拼命在后面鞭策,也只是一时生效。离开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很多孩子往往就是放飞自我,根本没有任何的自律性可言。
当然学习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兴趣;而孩子兴趣的生成,往往少不了父母的有效引导。我们现在的家长,大多一边自己在玩手机,一边在督促孩子。这样的场景之下,孩子如何能够引导好。有人说:现在发达的网络,毁了这一代孩子。孩子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家长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重新认知的过程。父母与其过于关注外部的教育资源,倒不如好好规划一下自我,你到底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出现在孩子面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