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晋槐子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大家翻开课本 ,今天开始讲第五章 ,
今天开始讲士 ,说起士 ,谁能联想到和士有关词句?
“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己者容”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身先士卒”
大家七嘴八舌地讲了很多 ,孔老师微笑着 开始了这堂课 。
在古代 ,卒的意思就是士兵 ,如魏武卒 ;士的级别比卒高一点 。前面同学讲的“士为知己者死 ”就表明士比卒更有远见和觉悟 。士别三日那个士指的就是吴国的吕蒙 。年轻的时候是个不知深浅的毛头小子 ,后吕蒙发奋学习 ,几年后给曾经轻视他的鲁肃很大震惊 。
在职场上 ,这里讲的士的意思就是主管 。
为了讲明白这个道理 ,本章描述了一个很温馨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 ,山下有个院 ,院里住着勤劳的一家人 。家里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和威严的父亲和慈爱的母亲 。
一天父亲病了 ,母亲有事要外出 ,交代儿子照顾父亲 。儿子有点怕父亲就问我该怎么照顾爸爸 。
母亲慈爱地说:就像照顾我一样啊,不懂就问啊 。
在职场上也是同样道理 ,敢于去做 ,不懂就问 。在对待上司这件事上保持应有的尊重和服从 ,无论是对团队工作有效执行还是对个人发展都是有利的 。
因为同事感情仅仅是因为工作需要在一起协作的磨合而已 ,对于掌握更丰富资源和经验的领导而言 ,给态度好的下属一些干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更何况是工作重合度这么高的内部团队呢?
做到这样 ,一能工作顺利开心 ,二能提升机会多多升职加薪,何乐不为呢?
[写在后面的感悟]
曾经有过这么一些经历 ,曾经管理过一间公司 ,尽管设计战略目标 ,计划十分清楚也会时常面临迷茫和焦躁的情况 。总觉得团队在闲置 ,总觉得团队在涣散,实际上调查下去 ,却总能发现很多员工等着哈安排活的情况 。读了《孝经》这一章总算是明白了 。 我需要的是一些敢于执行的主管们 。
有一种情况 ,有些老板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下属请示的时候觉得很烦 ,下属不请示的时候事情放着没人做 。
老板抱怨自己精力不够 ,下属抱怨你不安排谁敢干 ,请示的时候你又很烦 。事实上 ,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老板需要敢执行的主管和替自己决策小事的经理岗 。
实际的情况往往是老板忍不住插手一些细节 ,一方面耗去自己大量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造成经理没事做 ;时间一长 ,经理变成了实际上的主管 ,主管变成实际上的专员 ,而老板也自我降格为经理 ,公司战略没人做 ,方向没人管 ,结果越管越乱 。

[写在后面的话]
《孝经》之所以在中国广泛流行 ,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大多数朝代都是讲道统的时代 。文化有传承 ,时代有英雄;身为长者,处处严于律己 ,时时示范垂成 。凡有成就者 ,都有祖祠,彰显祖宗的功德 ,绵延香火 ,开枝散叶 ,数千年不绝 。
而今的世界 ,歌颂功德的祖祠没了,时代的英雄常清贫 , 微博上秀大腿闹离婚的艺人占据了我们的视野 , 每十秒一笑的抖音再次麻醉了我们的神经 ,一整天不出门也会不会觉得不好 。《孝经 》需要重新认识 ,而我不得不换种方式来解读 。
晋槐子解读孝经系列共 十八章 ,目前在此连载,希望能给同样兴趣与国学文化 ,想在家庭给孩子良好教育的年轻爸妈们一点有益的启示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