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断舍离》
《断舍离》作者山下英子,职务是“杂物管理的咨询师”。她试图帮助客户重新审视房间中的种种物品,让客户重新判断自己和各种物品之间的关系,然后,把那些“不需要、不舒服、不愉快”的东西从房间中清理出去。
2-视角的转变
书的核心要点,就是:人生要想实现真正的变化,让自己有大不同,关键要完成视角的转换,否则顶多就是整理一下凌乱的房间,发生些小变化,而不会出现大不同。
完成有效的“视角转变”,本质上就两条路:
第一条转变,是从由外向内的他人视角,转化为由内向外的“自我视角”。一个东西,我不管它过去是怎么来的,它现在还有没有价值,关键是从我来看,它有没有用。只有完成了转变,从看待东西是不是有价值,转换为以自己为核心,看东西是不是真的对自己有用,才有可能改变处理东西、处理事情的指导思想,行动上才能有大变化。
第二条转变,就是要以未来的视角看问题,要从过去的视角,转化为未来的视角,去作取舍和选择。一句话,要在未来的场景下建立“需要视角”和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如果我们笃定在未来,永远都不会用到它,一个东西再有价值,你保留它,都是不划算的。
3-“断舍离”的精神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4762508/c3de66fe1414e1dc.png)
“断舍离”三个字,实际上说的是三个层面的三件事,以及与之相关的三条原则。
具体来说,我们处理外界事物,构成了一个循环,不断导入新事物,不断甩出没用的杂物。导入新事物,如果没有一个恰当的标准,就会引入很多不合适、不必要的东西。不必要的东西多了,人的精力就会被稀释,这就需要重新思考到底哪些东西,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哪些东西是我们必须要甩掉的。所以,“断舍离”之中的“断”和“舍”,既可以说是一种行动,也可以说是一种状态。不过,最后要达到的,就是一种与无谓的浪费“相脱离”的状态。“离”是一种状态,也意味着一种高度和一种境界。
下面的配图,来自于《断舍离》一书,它讲的是“断舍离”所带来的意识、环境和气场的变化。这也是一种气场修炼的逻辑图。最高一级的境界就是:懂得严选、善用物品、少买少丢、享受清爽、自在简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4762508/40dd5dde58be8703.png)
4-放弃的智慧
有一些失败是可以避免的;有一些失败是可以让我们重振的。但是,我们必须也要认识到,很多失败就是为了交学费,很多时候不可避免地就会打水漂。打了水漂之后,处理这些资产,就是要有一种断舍离的心态和断舍离的勇气。
很多时候,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决定:是否放弃,如何放弃。在考虑放弃的时候,有一种方式叫“转换”,转换也是一种放弃的方式。具体来说,你放弃了某种资产,因为它对你已经失去了价值,但对别人价值很大。那么,在你放弃的时候,你就要留心看看用什么方式可以获得最大的放弃价值。比如,对手那里是不是还有对他没用,但对你价值巨大的东西。如果有,是不是在你们之间存在着交换的可能性。
能够作出最漂亮的“断舍离”,是一种大智慧,是最顶级的管理智慧。比如,围棋讲求弃子;讲求下不好的棋,先不去下;讲求不把棋走厚走重;讲求保留变化;讲求转换,用失去一块小地盘,去赢得机会,获得大地盘。这些思想的背后都有一种“断舍离”的智慧,一种决断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