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半放学难题背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31607/568b1138181cc16b.png)
三点半放学难题跟整个社会乃至两会、教育部等息息相关。2017年、2018年都在讨论学生负担压力太大,要求立法解决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两个字就是“减负”。
为了学生的健康,为了不给学生增加过多的学习压力,国家、政府、教育部、学校和家长们真是操碎了心。各地根据情况就有了不同的做法,为了让孩子睡眠时间长一些,睡个好觉,长沙去年就将小学作息时间进行了“人性化”调整,由原来的8点上学改为到8:30。但是,家长孩子们是不是真正轻松了多睡觉了呢?其实不然。家长上班还是原来的时间,不可能为了孩子晚点上学而迟到,有些家长就只能托付给老人来送小孩上学了。家长要上班,早上做早餐,该什么时间还得什么时间,不太可能让孩子赖在床上不起来。
为了减负,又提出了下午只上一节课,也就是三点半就要离校。这又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三点半孩子离校接送的问题。工薪阶层的家长不太可能这个时间点来接孩子放学,就算接了孩子,又怎么陪伴和引导教育孩子呢?这个难题又交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如果老人身体好还无所谓,身体不好年龄太大的又难以承受,对于家长来说又多了一层担忧。
1月9日,湖南省发改委官网发布通知,就《关于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简称《通知》)、《湖南省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建议。
总体思路:为解决中小学下午三点半下课接送问题,公办小学和初中可以开展课后服务,向自愿参加并签订课后服务协议的学生家长适当收取服务费用,每生每课时不超过5元的标准范围内(一天最多按2课时收费),低保户可以免收。具体服务内容包括:安排学生完成作业、自主阅读,开展体育、艺术、科普、娱乐游戏、拓展训练,观看儿童适宜影片,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免费辅导帮助。
三点半放学难题剖析
其实针对教育减负的各种做法,不仅仅只有下午三点半难题,也有早上八点半难题,还有课外培训难题,还有学校素质教育难题,家庭教育难题等一系列难题,因为我们的教育减负和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仅仅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势必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我们的高考教育制度是整个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绝大部分人才的选拔依靠的是我们几十年的高考制度,这种选拔制度我个人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目前是全世界来说最公平的一种选拔机制,不论贫富,无论出身,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参加公平的高考,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
但是高考制度考核的是学生成绩,尤其是985和211学校就只有那么多,要想进入理想的大学,竞争是非常残酷的,需要学生们和家长们全力以赴参与,高中三年的竞争自然而然会提前到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竞争。就长沙而已,四大公办名校长郡、雅礼、师大附中和一中,只要进入了四大,考个大学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一本的升学率在92%以上。
进入四大名校,离理想的大学乃至名校大学更近了,但是要进入四大中学名校,就要努力进入初中的各大名校,因为长沙几大初中名校霸占了绝大部分6A名额。而要进入初中名校,小学质量太差,或者再小学的时候不努力,光开心玩耍努力“减负”,又怎么能够轻松进入初中名校呢?目前长沙的小升初政策是公办微机派位,民办考试。由于几年的微机派位,以前的公办民校优势越来越丢失,因为公办民校派去了很多资质一般又是响应号召“减负”的学生,整体质量自然也差了不少,更多的优质学生通过考试选拔去了民办优质初中。但是很多家长不敢尝试微机派位,因为分配到公办名校的指标很少,而且是概率事件,更多的选择是在小学发狠学习参加各类培训,尤其是奥数培训,通过考试选拔才能进入初中民办优质学校。我小孩2016年通过考试进入的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这个学校的6A(进入四大名校的条件)率在长沙市遥遥领先,今年达到近40%。
中小学教育应该“减负”吗?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要减什么负,要从系统层面考虑怎么减负,如果只减了学生的负,却增加了家长的负,不能算成功吧。如果学生减负了,孩子缺少了竞争力,这个减负有效吗?家长会支持吗?“减负”要实现社会、学校、家长和孩子四方的共赢,才能算最成功的减负,中等成功的减负至少盈利双赢吧?最下等的减负就是四方都增负了。
减负之后,早上八点半上学问题、下午三点半放学难题,周末、寒暑假的小孩托管问题等,都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协同学校、家庭、政府(包括社区)和公益组织等一起综合考虑。
在这里暂时不讨论如何减负的系统问题,就谈三点半放学难题如何解决。
三点半放学难题解决建议
目前对小学减负的初衷就是为了减少小学生压力,学生少布置作业,让孩子快乐学习,过一个快乐的儿童时光。我觉得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怎么减负倒是有待商榷,同时怎么考虑家长的减负问题,以及搞清楚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三点半放学难题主要是小学为主,而我觉得7-12岁的小学黄金六年是人生基石最重要的六年,奠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各种习惯、主流价值观以及兴趣爱好等。
1.三点半放学后托管方式
三点半放学家庭不便接送和陪伴的问题,可以同时考虑学校、社区、政府文化宫、社会公益、社会机构以及学生家长等多维一体的方式,社会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安全隐患也难以保障,可以作为辅助,主要解决途径以学校、社区以及公益等为主体,也是考虑减轻学生家庭的负担,也是承接九年级义务教育的核心思想,所谓义务就是不要钱或者只需要很少的钱,政府行为。
放在学校托管,显然学校是增负的,但是作为教育之地,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是应该提倡和鼓励的,同时还是有一些额外的费用进行激励,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快乐的宝贵的2个小时,同时可以减少父母家庭的负担,让父母安心工作。
除了学校可以托管,对应的社区,还有附件的文化宫等政府场所也是可以托管的,因为可以综合利用政府的相关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公益组织或者社会机构的赞助也是可以考虑的。目前涌现出很多公益组织,而小学生就需要积极参加公益组织活动,而这些公益组织一方面可以来授课,另外一方面积极引导宣传公益,对孩子是正能量的引导。社会机构来进行赞助,当然赞助的目的有为了宣传推广产品的,也有纯粹是回报社会的,这个没有必要一口拒绝,只要进行适当甄别和控制,不要过度,学校不参与回扣等等即可。
这应该属于比较好的方案,当然不托管的可以自由选择。总之以上原则是安全第一,费用廉价,符合义务教育的主导思想。
2.托管该提供什么服务呢?
但是,托管给学校之后,学校的宜提供哪些服务比较合适呢?这就要回到教育本质问题,以及小学生的教育目的来考虑。
教育的本质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就在小学的这黄金几年。习惯的养成跟家庭和学校都有关系,但是我觉得学校的关系更大一些,或者说学校能够影响孩子的习惯的作用更大一些。
完全可以利用这三点半之后的2节课完成一些很关键的事情,或者对素质和文化教育做一个很重要的补充。
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于己是个人修身益智的终身大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则是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事。而阅读习惯的养成,最关键的就是小学黄金六年。
学校可以设置单独的图书馆,也可以利用教室的一个角落设置读书角,书目学校经过精心选择,书的来源可以有多种方式,最简单的是学生和家长的赞助或者交流,每个学生提供一些书出来相互交流。每个孩子和家庭藏书都不同,达到了品种丰富的目的,再者老师学校经过严格把关,去掉一些可能涉及暴利、色情、三观不正等书籍。公益组织和社会机构也可以参与赠书活动。
怎么开展阅读活动呢?可以根据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一种是大家自己选择安静阅读,对于提升孩子注意力和专注力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一种是先阅读后分享,或者将前期阅读过的书籍进行轮流分享,鼓励大家将阅读过的书和文章用口头交流进行表述,也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等形式。三是老师或者社会名人和公益组织举办阅读会,分享他们如何阅读,以及针对某本阅读过的书进行交流,多角度多次层次地分享阅读。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立场不同的人可以在书里看出完全不同的意境,多鼓励孩子说,多肯定孩子的收获和感受,对和错不是关键。
阅读的内容,我觉得要充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必须对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要了解,要喜欢,我们民族才能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文化历史,博大精深,而从小引导和熏陶,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奇幻鬼怪、四大名著,包罗万象,小学生以本国优秀读本为主。
对孩子开展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星星或积分等形式给孩子鼓励,阅读一本书、勇敢上台分享心得、写出心得等提供不能积分,积分可以进行奖品兑换,鼓励孩子阅读。关键是坚持每天阅读,每天阅读一页都值得表扬。久而久之,阅读就是水到渠成的良好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孩子形成感恩、责任、担当、勇敢、爱国等正能量的价值观,对于古代和现代的优秀人物及时熏陶,励志教育非常重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非常关键。
养成每天写作写日记的习惯。
光读不写,学而不思则殆,这样的方式对于阅读效果将是大打折扣。阅读之后要思考,思考的最好方式就是写出来。阅读似乎很容易,打卡书本就可以阅读。但是要将阅读的收获、感想等表达出来,难度比阅读大了太多,也是目前孩子阅读吸收不多效果不明显的严重问题。
对于小学生而已,要记录阅读的感想,确实很难,但是万事开头难。只要动笔开始写,就是胜利,写几句话,抄写一段自己感兴趣觉得写得好的句子、段落等都可以。当然,写作不仅仅写阅读的事情,每天发生的事情,同学、学校、老师、家庭以及参加社会实践,做手工,自己搞卫生等事情都可以作为写日记写作的素材。
写作写日记,不仅仅是语文,同样可以拓展到数学日记,绘画,科学实验,公益,感恩,责任,勇敢等价值观。
007不写就出局,要求会员每周写一篇文章都难以坚持,因为我们缺少写作训练,也缺少动笔的习惯。如果从小就开始培养,我们的孩子的阅读和写作素养将甩我们几条大街啊。
写作写日记同样需要老师家庭的鼓励和肯定,手段可以结合积分和星星的模式。
养成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的习惯。
制定计划对于成人来说难度不大,但是坚持每周每月制定计划,难度很大。如果再根据制定的计划去努力实施并记录实施完成情况和反馈,则更加难。但是,学会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并坚持下去,你的人生将超越大部分人,成功也是唾手可得。
对于小学生而言,需要老师和家中反复引导,从最先制定每天1件事,到2件事,慢慢3件事...计划形式可以是表格,图形,思维导图,手工制作等不限。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在整个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循序渐进,孩子能否坚持下去,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和家中。对于一二级小学生,从按时定闹钟起床和睡觉开始,到每天阅读,定时写作业,以及跟父母做公益等等。
三点半后可以每周做一些相关内容的分享,将孩子们的计划制定情况和实施完成情况进行分享或者贴到墙壁上,分享从计划中学到的东西以及带来的收获。
制定计划并实施,小学几年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这个孩子将会是一个很自律的人,他的初中高中学习基本不用家长操心了,以后他的人生将从此与众不同。我们007的成人们,就是因为缺少从小的训练和培养,以至于要从头学习做计划和实施计划。
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少年强则国强,而少年强首先要保证有一副强健的体魄,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欧美教育非常重视体育,一是体育能够强健人的体魄,二是体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竞技能力和协作能力,三是体育能够极大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学校的体育锻炼非常重视,尤其是足球教育,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三点半后有足够的时间开展体育训练,跑步、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等,活动丰富多彩。每周2次,还可以鼓励学生坚持每天晨跑,参加感兴趣的体育培训班,提升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竞争意识等。
还可以开展一些趣味体育活动,双人跑、袋鼠跳、夹乒乓球、背球接力赛、集体跳绳等等。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当然,必要的安全需要防范,学校要有担当精神。
养成自己的事情动手的习惯。
在三点后后可以引导孩子积极做好几件事情,一是收拾好自己的书桌书包,分门别类,如何提醒明天带什么,回家的作业是什么,结合计划制定;二是学会打扫教室卫生、公共卫生,尤其是厕所卫生。这个方面需要向日本人学习,如果孩子能够将教室卫生尤其是厕所之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在这个过程自然就能够培养出认真、细致和感恩的心态。
鼓励孩子回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扫地、盛饭、整理自己的房间、做饭菜等,为这样的孩子大力表彰。
教育的本质不在乎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负,能够养活自己,不给社会添麻烦,这个养活教育比励志教育更重要,更值得坚持和推广。
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目前很多孩子的综合素质比我们牛多了,每个孩子几乎都可以吹拉弹唱,几乎都学习过一些乐器和艺术等,可以借助这个三点半平台,鼓励孩子们参与表演。参与表演前,孩子们也一定会精心准备,表演成功后获得成就感,同时会促进孩子更加喜欢各类乐器、棋类和艺术等。
传统手工、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需要我们更多的人积极了解并热爱,如皮影戏、花鼓戏、剪纸、书法、京剧、捏面、包水饺、做蛋糕等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三点半之后的2个小时,如果能够真正充分发挥好,对于学校、家长和孩子将是无上的功德。孩子开心,家长放心,学校为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而高兴,这将是共赢的局面。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黄金六年,是打基础的关键时刻,不要搞得高大上花里胡哨,而是要对孩子的关键品种和优秀的习惯进行锻炼,持久地坚持下去,小学生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中国强,加油!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31607/3cb874cc603c50a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31607/5b0ebcf55135284f.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