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激励下属(7)——通过“效能”增强下属的内部驱动
【课程】圈外商学院
上篇文章讲了追求独立自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强大的驱动力,今天我们来讲人类的第二个心理需要——效能。
这里的“效能”是指我们感到自己精通某些事情,能够胜任某些任务,这种掌控感也是我们自信的重要来源。管理者可以从提供反馈和提供机会这两方面来满足下属的这个心理需要。
1、采用能够促进下属成长型思维的反馈方式
也就是说平时给下属提供反馈时,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反馈,管理者应该给予具体、有用的信息,评价努力的过程、方法的选择,这些可以改变、成长的部分,而不是评价与生俱来的个人特征,像智力、性格等。这样的反馈方式是为了让下属相信他们总是有成长进步的潜力的,他们的能力并不是被先天条件或过往的学历所限制或固定的。这有助于培养或加强他们的成长型思维。
比如说-个下属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你不要说,“你这个人性子太慢,做事怎么那,么慢吞吞! ",而是说,“这次对任务完成所需时间的估算不准确,优先级的排序上也出了偏差,导致最重要的步骤时间不够,延迟了整个项目的进度。"这样的反馈让下属明确知道问题在哪里、他今后能如何解决问题、获得进步。
再比如一个下属非常漂亮地完成了一个任务,你不要泛泛地表扬,“你太厉害了!
",而是说,“你这次非常巧妙地处理了与合作方原本棘手的关系,为项目带来了突破!你的洞察力和沟通能力很让我佩服! "这样的反馈让下属感到非常真诚、真实,并且看到自己的长处,以后会有意识地多用这方面的长处。
2、提供学习资源和有挑战的工作机会
这可以从补短和扬长两方面去提供机会。补短是指让员工获得他她暂时还不具备的、但又是职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比如让刚刚升职的工程师去参加沟通能力和团队管理的培训;而扬长是让员工在他们已经擅长的领域得到更有挑战的磨练和精进,比如让擅长组织活动的下属去负责举办一个行业大会。
提供这些机会要和自主的心理需要相结合,管理者应该鼓励下属制定自己的成长目标,提出自己所需的支持,然后管理者尽力"投其所好",提供学习资源和工作机会去匹配下属的需要,这样往往事半功倍,能大大提升下属的动力。所有这些都能令下属拓宽他们效能的范围和水平,并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获得成长和自信。
聪明的你也许已经发现:上面这些管理方法除了可以用在职场,也同样可以用来培养和激励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