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说,十分力你用了几成?”你觉得孩子怎么回答你才能满意?如果孩子说他尽全力了,你信吗?你信他个鬼!如果他说只用了五分力,你又会气得够呛。一生当中,用尽全力之事极少。不信你自己觉察一下,有哪件事你是用尽全力的?或许你是一个怕狗的人,一只野狗追过来,你可能会用尽全力。此外用尽全力的事太少!所以,问这句话的父母意图明显,知道孩子没有用尽全力,试图借机教育孩子。结果可能没有教育成孩子,反而会为他表达的态度气得发抖!自己找气受。
“你要是再这么对付作业,信不信我抽死你!”雷声大雨点小,每次都这样说,也没见抽过孩子。久而久之,这种话就会就不起作用了。有些话,做不到就不如不说。
“我跟你说多少遍了!叫你多用草稿纸,你就是不听,这下好了吧,光计算错误就错了十多分!”预言师般的沟通,彰显的是自己的先知先觉,却让孩子无地自容、废柴一枚,多大程度上能改变孩子不用草稿纸的习惯真不好说。
运动场&教室我一直觉得教师和教练比较的话,或许是教练和运动员是师徒制,而且教练带得人少,基本上是因材施教。而现代教育的班级教学制几乎做不到因材施教,所以我认为教练比教师更胜一筹。原因就在于教练一对一的指导、示范、反馈,课堂教学是很难做到的。
教育系统内唯一还保留师徒制教学模式的估计只有艺体院校,比方说中央音乐学院一年招生才三百多人。所以说,培养一个艺术生真的烧钱。但是,艺术学院的学习是实打实的,入学时和毕业时的水平提升不少,不像我们文科生的培养那么水。
师徒制区别于班级教学制在于:1.因材施教,针对性强。比方说,一个运动员比赛时分析录像资料,那可真是一步一步分解,看看问题在哪儿,如何提高技战术水平。这和讲试卷完全不一样;2.一对一进行指导、示范、反馈。教师停留在说教多,而教练一定是示范、反馈多于教师。因为找问题一针见血,特别容易促进运动员进行改进;3.切实借助各种科技手段辅助运动员提高技战术水平。父母理论上和师徒制相似,但是他们说教多,提供辅助较少。比方说,父母提醒孩子多阅读、建错题本,却没有在起始阶段辅助孩子去做。就像学骑自行车,我这代人几乎没有看到一个人没有他人辅助就学会了骑自行车的。倒是现在的孩子从小骑有辅助轮的自行车,很快就能学会骑。这件事反而证明很多事情父母的辅助多么的重要!从不会到会,从不做到做,先有辅助然后学会放手。
秉持全人教育理念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出版畅销书《学习好其实并不难》《其实你不懂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