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为啥让郑奇五插手开挖基础,原因不光是郑奇五给高成亮送了大礼,他还在高成亮的授意下给公司项目经理送去一万块钱的大礼。项目经理当然很高兴,为了回馈郑奇五便让他参与开挖基础。
挣钱的活有了,可问题也来了。开挖基础必须自己有挖掘机,有装载车,这样才能挣到大钱,否则雇佣车辆挣到的钱就寥寥无几了。咋办?想发家挣大钱必须自己买机械、买车,这可需要很大一部分钱款呀。买台中型挖掘机、一台装载车至少需要七八十万。郑奇五现在手中只有四十万,还差将近一半,想买车唯一的办法就是去银行贷款。
说起贷款郑奇五并不陌生,他已经向银行贷过多次款了,是贷款老客户了。一天郑奇五回到家找到银行王主任,然后告诉王主任他想贷款的事,希望主任批准。王主任问明原因后欣然应允。
王主任说:“好,别说四十万,贷六十万我也不打岔。啥时候用?我马上给你办理。”
“现在就用,后天我想去提车。”
“那好,下午我就把钱打到你的卡上,注意查收。”王主任说。
就这样郑奇五顺利地拿到了贷款,第三天他就买来了一台挖掘机,一辆装载机。车辆有了,接下来就是招募专业的挖掘机师傅和大车司机。郑奇五开出的条件是月工资六千元,管吃管住,两天后便有两位师傅应聘成功。
郑奇五招募来的开挖掘机的师傅也姓郑,与郑奇五是本家,这让郑奇五很高兴。
开工的一切条件具备,郑奇五便带着两位司机开车进入工地干活。
今年由于工程种类增加,人员增多郑奇五一个人已经照顾不过来了。回填土工地需要操心,挖掘机工地需要操心,另外还要应付公司和监理的各项检查,郑奇五分身乏术已觉力不从心。
这天晚上他与妻子商量说:“今年接手的活比往年多,工程量也大,干活的人员也分散,指望我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我想让你给我当个帮手。可后来又一想,不行呀,库房也离不开你,那里事情也不少,也脱不开身。我想来想去,决定找一个队长替我分管回填土这一块,这样我就可以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开挖基础上了,挖基础挣钱,比回填土油水大。”
“行,可以找。你觉得找谁合适呢?”苏芬问。
“找外人我不放心,我想着让你弟弟苏贺过来。还让他养什么鱼呀?挣不多少钱,不如把鱼池转包给别人让苏贺过来帮我,挣钱比养鱼多。还有,牛场也不要了,让岳父过来看库房,你就可以抽开身帮我跑跑业务上的事。”
“我?帮你跑业务?拉倒吧!你可真是个少心无肝的人。不知道嘛?我已经怀孕好几个月了,你就让我挺着个大肚子帮你跑腿?我能守在库房里顶一个人用就很不错了,别的事就不要指望我了。”
郑奇五使劲拍了一下脑门说:“对呀,我咋把这事跟忘了呢?忙晕了。那就不指望你了,快让苏贺过来,一个年轻人天天蹲在鱼池上有什么出息?不如早早出门见见世面,历练历练,掌握一技之长,将来混出个人模狗样的回到家也让人们高看一眼。”
苏芬说:“行,就让苏贺过来吧。我父亲就不让他来了,他年龄大了。再说了父亲也没出过远门,出远门不习惯,就让他在家待着吧。把养牛场一关,让他去鱼池一心养鱼就行了。”
“也行,就听你的。”郑奇五问苏芬,“你觉得苏贺会来吗?他别蹲在鱼池习惯了不愿意出门,尤其是出远门?”
“不会的,你只要让他来他一定回来。苏贺早就厌倦了养鱼生活,不愿意蹲在家里坐井观天,他很想出门闯荡一番,只是一开始父母不同意他出门。今天有了差事给他,你打一声招呼他立马就会过来。”
“是嘛,那太好了。我觉得苏贺肯定是一个好帮手,他能打能耍的,错不了。”郑奇五说。
两人商量妥当,第二天苏芬就给家里打去电话。她在电话里把昨天晚上与郑奇五商量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并没有立即答复,而是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俩说的办法也可行。只要外面能挣到大钱,养不养牛无所谓。那就关掉牛场,只留下养鱼池,让苏贺去你们那里当队长领班,我一个人去养鱼池养鱼就是了。”
苏芬说:“我爸真好说话,一心为我们好,我们想干什么都是全力支持,真是一位好父亲。爸,我给小贺打个电话听听他的意思。”
“行呀,打吧,听听你弟弟怎么说。”苏迪运说。
接着苏芬给弟弟打去电话,弟弟听后未加思索欣然答应。
弟弟说:“姐,我早就有这个打算了,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我这两年真的不愿意在家呆着了,很想出去见见世面。就在一开始你们出门时我就想跟着你们走,可碍于家里实在是缺少人手,我一直没有说出来。今天你们既然有这个打算,咱爸妈也同意我出门,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正好养鱼池没放鱼苗,牛圈里也没进牛,我出门正是个好茬口。”
苏芬说:“好吧,你准备准备后天就过来吧。你姐夫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了,你过来帮帮他减轻他一部分压力,我们商量好了就把回填土这一块交给你,你全权负责。”
“好的好的,我终于可以走出家门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这回可要尽情享受一番外面美好的生活。”
苏芬说:“看把你美的!不过,我告诉你,你来不是享福的,也不是游山玩水的,是来操心劳力的,是来吃苦受罪的。”
苏贺说:“我知道,尽管放心。姐,你不是不知道,你弟弟我不是小混混,一直是脚踏实地干事的人。”
“知道知道,我弟弟是啥样的人当姐姐的能不知道吗?我是在提醒你。”
就这样姐弟俩说好了第三天苏贺就坐火车来到内蒙古工地。
郑奇五知道苏贺从来没有出门干过活,对干工程更是两眼乌黑,他一开始并没有把指挥权交给他,而是让他先干几天活,熟悉熟悉里面的学问,然后才正式交代他如何布置活路,如何代工监工。苏贺年轻,脑子很好用,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便大体了解了工地上的情况,这时郑奇五才放心把回填土这一块交给他。苏贺从此独当一面,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回填土这一块干得有模有样。
说实在的,郑奇五接手的这两项工程都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只要按照要求认真施工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这里没有返工,没有修修补补,更没有推倒重来,挣钱是很省劲的。唯一担心的就是害怕机械出现故障,其他没有。
自从苏贺来到工地,工地上的各样工作进行地都很顺利。工人们也很听话,只顾干活,不吵不闹,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郑奇五每想起这些都很是高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