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追溯我读书的开端,不计儿时那几本童话故事,真正有意识地去读书,大概是从初中起,受语文科目的影响,在学校图书馆里借阅过《茶花女》《简爱》,似懂非懂。
自习时跟同学偷偷地交换着小说看,那时流行《我为歌狂》《幻城》《三重门》等等,也爱看一些没什么营养的书——言情小说,席绢、岑凯伦看了不少,而内容一个却没有记住,唯一记得岑凯伦的《春之梦幻》,那时妈妈看到这本书对我说:这个好看,我也看过。我抬头惊讶地看着她。
后来流行青春疼痛系列小说,看过饶雪漫、安妮宝贝、明晓溪的作品,《何以笙箫默》在大学时读过,没想到出来工作后,它以电视剧和电影的形式呈现我眼前。现在有些电影或电视剧,在大学时已看过其原著小说,自带熟悉感,哈哈。
相对于荧幕观看,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小说原著,所谓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小说里你可以按作者的描述去自行想象、脑补,而电视剧或电影一旦选角或呈现方式你不认同,就觉没趣。
大学时最爱还是看张小娴、亦舒、张爱玲的作品,追完一本到一本。有时买书看,有时在网上下载TXT格式文本放入MP3里,随时可看。最爱亦舒,惜字如金,字字珠玑,直戳骨髓。
亦舒的作品直接影响了我的价值观:女性得要经济独立,才有更多的选择和后路可退。
直到工作后,我以阅读热销书和工具书为主。记得刚入职场时,每次的发文都被领导嫌弃,最后买了本公文写作书学习,现在公文写作得到领导认可。工作后看的书基本是缺啥看啥,以形补形。
其实嘛,看书就掌握基础理论与技巧,最终还是要靠实践和经验的累积。
这上面所谓的读书是断断续续的,一年就看一两本。
真正入门,是从写作开始。因为阅读量跟写作质量成正比,先从阅读量着手。
自去年办了借书证,几乎每月跑一趟图书馆,我很喜欢这个图书馆,前几年建的,每层均有几台自助借阅机,借还书方便。我喜欢图书馆的室内布局,宽敞明亮,喜欢她的洁净,喜欢她的恬静,最喜欢还是她的书卷味,供我享用免费精神大餐。
第一次借书,按二八法则,决定先从自己的喜好开始:借阅与吃有关的散文,比如:汪曾祺、丰子恺。读完《食事》,我想跟随书中提供的线索,吃遍国内南北小吃。
有时散文书上会配一些插图,更显别致,更爱惜。
读书是会上瘾的,不读书会不自在。散文就如悠闲时的一杯花茶,带着淡香而舒心又养生。
为什么选散文?散文较休闲,随时翻阅,随时抽身,轻轻松松,但有时也会跟着作者的思绪一起变得沉重。
读小说容易陷进去,穷追不舍,回不来,有牵挂,不太适合忙碌的人。特别以前的小说,因时代不同,观念不同,使我不太认同小说里人物的处事方式,看着看着就没劲。
因而,选择散文。
从前爱跟着畅销榜的节奏看书,现在发觉热销书的价值都是由营销和包装打造出来的,且价高。例如汪曾祺的散文集,节选的散文大同小异,只是换个包装和书名,再加上某某推荐,价格立马翻倍。且当代文学,特别是近些年,出书门槛低,商业味重,相比较,现代文学更纯粹一点,所以阅读现代文学为主。
书就如此,历经千年洗礼能保留下来的,必属经典。所以,越旧的书籍,越值得翻阅。当然你若从事新媒体写作则另议。
读书是一项有益的低成本兴趣。
上网煲剧逛淘宝需要开销,屏幕看多易伤眼;而读书只要有充足的光线即可。现在新出了一些阅读平板,我不喜欢,只爱翻阅纸质的书籍,读书得要闻着书味,手触碰到书页,才是读书特有的仪式。
有时读着读着,我会暗暗自喜,作为一个小井市民,不用特意花钱,而偷偷地懂得更多,开阔眼界,乐得很。透过读书,我了解到一些作家的趣事,比如汪曾祺、钱钟书上学时也有偏科毛病,人无完人,我对以前的偏科终于有所释怀,这大概是我与作家唯一的共同之处,哈哈。
对于女儿,我是刻意培养她的读书习惯,从图多字少的绘本,到现在标注拼音的文字童话故事。女儿现在一旦读书,也会沉浸当中,直到看完一个故事为止。所谓身教言传,晚上忙完家务事,我喜欢卧坐在床上看书,偶尔女儿会拿着书靠在我身旁看,有时她会跟我比赛谁看得快。希望阅读可陪伴她一生。
说了一大堆。
我说的读好书,有两层意义。
其一、读,好的书。读你感兴趣的好书(书读多了,便会分好坏)。
其二、读好,每一本书。好好阅读,取其精华。
爱读书的人,自然懂。不读书的人,无法懂。人生嘛,不妨读好书,乐享其中。
PS:图片源于网络。前段时间对写作有点冷淡,真怕无了写作的欲望,还好,最近写作的思绪又回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