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冰

七绝•咏迎春花
纤纤柔弱垂青蔓,
傲雪凌寒著嫩黄。
非是迎春争富贵,
引来百卉共芬芳。

七绝•咏苦菜花
安家落户荒山野,
冒雨迎霜孕岁华。
纵使卑微不自弃,
迎风怒放向天涯。

七绝•咏絮
东风送我双飞翼,
水畔山川处处家。
不慕三春花似锦,
天边浪迹育新芽。

附:诗词大讲堂作业
作业一:阅读下列三首诗,并回答问题:
《咏菊》两首
其一
满园倾素怨,唯你解秋心。
慢展丝丝扣,恐惊篱下人。
其二
夜静人安寓,霜薄鹊卧巢。
新开菊几簇,依旧为春劳。
《山中兰》
草秀于林春发出,风来只是为吹香。
负华不显居深处,恰似玲珑仙子藏。
问题:
一、以上三首诗,哪一首用的是新韵?为什么?
答:《咏菊》其一、其二用的都是新韵。
因为其一中的韵脚字“人”在平水韵的十一真,“心”在平水韵的十二侵,不在一个韵部,但它们同在中华新韵的九文和中华通韵的十二恩。所以它是新韵。
其二中因为韵脚字“巢”和“劳”,在平水韵里不在一个韵部,“巢”是三肴,“老”是四豪,而它们都在中华新韵的六豪韵部里,所以这首诗用是新韵。
二、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
答:《咏菊》其一,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用了正面描写的表现手法,赞美了菊花“解秋心”的品质和“恐惊篱下人”的善解人意。
《咏菊》其二,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通过“人安寓”、“鹊卧巢”来对比,烘托菊花“新开”“为春劳”。
《山中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恰似玲玲仙子)。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对兰花虽“负华”,但“藏”于山中的品质,表达了作者不逐世争名,安于淡泊的品质。
三,分别描写了菊花,兰花的哪些特点?是怎样描写的?
答:《咏菊》其一,描写了菊花素雅,美丽,善解人意的特点。
通过对菊花开放的状态(倾素怨)形态(慢解丝丝扣),以及它的“心理活动”(恐惊)来描写。
《咏菊》其二,描写了菊花,安于平淡,静静开发,妆点秋天,为春而劳的品质 。
通过对周围事物的状态的对比,来描写菊花的默默开放。
《山中兰》描写兰花虽富贵华丽、雍容典雅,但甘于平凡,淡泊的品质。
通过对春林、春风、香气等环境的描写,烘托兰花像仙子一样静静的藏于幽静的深山中。
作业二、诗作练习《咏迎春花》《咏苦菜花》《咏絮》,选其一,其二,其三皆可。
(答案见开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