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江苏镇江,妈妈李姜华拿到了小学教师资格证。
李姜华说,随着女儿长大,辅导的要求在提高。为了使自己平静下来,也给女儿一个榜样,她决心自学考证。每天女儿做作业,她也捧书陪女儿一块学,终于拿到了教师资格证。
看到这些,不禁想起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四年前,生下了小宝宝,由于公公婆婆年龄大了,爸爸妈妈要照顾弟弟的孩子,所以,我不得不自己学着照顾襁褓中的小婴儿。
作为理工硕士的我,辞去化工领域的工作,开始了全职妈妈漫长的育儿道路。
孩子不爱吃饭,就去查资料看如何让宝贝爱上吃饭;
孩子不好好睡觉,就看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宝贝睡得香;
孩子敏感期到了,就琢磨如何更好地利用敏感期教育孩子;
孩子打人了,就去请教专家看如何处理;
孩子入园了,就去学习如何处理分离焦虑;
孩子转移力不集中,就想办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
转眼四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
你体验过多少欣喜,就一定经历过多少惊慌和忧愁;
你尝到过多少甜蜜,就一定遭遇过多少困惑和劳累。
我早已数不清楚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也数不清楚去了多少趟图书馆,更数不清楚看了多少本书,总之,我硬生生地把自己从一个化学硕士变成了育儿领域知名撰稿人。
这其中的的艰辛自不必说,但更多的是获取知识的欢呼雀跃。
不会忘记陈鹤琴大师《家庭教育》对我育儿之路的指引;
不会忘记与作家苏青的隔时空对话;
还有雅各布·阿博特,斯科特·派克,苏霍姆林斯基,荀子,陶行知,蔡元培,晏阳初,张伯苓,叶圣陶,黄炎培,经亨颐,钱穆,罗静等等;
正是读了这些教育家、心理学家的著作,才有了今天的我,是他们在我迷茫的时候告诉我,该如何处理小孩子从睡到醒,从哭到笑,从吃到撒,从生病到健康,从待人到接物等等这些问题。
也正是因为自己受益,所以才想着把自己所知道所感受的说出来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大师的思想来影响更多的人,就是这样学着、写着........
一开始是为了孩子,后来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今年年初,听说小孩子五年级要考书法,又想起了曾经的书法爱好,于是,又开始了书法、国画的学习之路。
就在前两天,已经有书法培训机构,邀请我去当国际友人的书法老师。
为了孩子,我不知道自己未来还会习得什么新技能,但我知道我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有时候,太阳不能把你照亮,一支蜡烛却可以。孩子,就是我成长路上的蜡烛,生命中有这支蜡烛就足以把我的生活照亮。
育儿是一场修行,我们都在摸索着前行,幸运的是孩子长大了,我们也把自己修炼成精。
有了孩子,我们真的无所不能。我知道你也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