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阿路加 世镜 今天
一
小魔怪,20年后你就像我今年一样大了。
一个人对自己一生的印象是从有记忆开始的。在此之前的一切对于自己来说无非是一片杳然不可知的混沌鸿蒙。
若干年后你长成了一个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的青年,当你尝试寻找人生的起点,恐怕也只能从五六岁有记忆的时候追溯。大概无论如何你也想不起来在此之前的一片混沌鸿蒙中,你是怎样一个有意思的小孩以及一个可恶的小魔怪。
在你两三岁的时候,奶奶就经常问你:“子旭以后准备做什么呀?当警察好吗?”
“不当。”
“那当医生好吗?”
“不当。”
“咦,你这也不当,那也不当,那你想干嘛?”你奶奶又好气又好笑。
你笑起来,露出酒窝和豁着的门牙(如果你想不起来,那我告诉你,是在门口摔掉的)。
“我就当毛子旭。”
此后每次问你,你也都是这个回答,是否在你小小的流动的灵魂里已经有了趋于固定的核心呢?
我很喜欢你这个回答,希望你一直能够觉得做自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二
但大多数时候你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小魔怪。让我帮助你回忆回忆你是怎么样的不懂事。
看到什么玩具都非要买,明明家里的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如果不买你就撒泼打滚大喊大叫,弄得半条街的人都要看无奈的奶奶和旁边杵着的烦躁的我的笑话。
还有你攥着遥控器死不松手的时候,大多时候我都会迁就你,可就是偶尔想换个台你也会吵闹不休,哭喊不止。我真是想炸毛:凭什么一天到晚只能看动画片,一点儿都不能换台呢?你凭什么一个人霸着电视机?你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凭什么这么霸道?
还有早晨大家早就起床了,你的姐妹也都起床了,偏你一个人窝在床上看手机。该吃饭的时候也不吃饭,大家吃完饭了你又要吃零食。你凭什么这么搞特殊?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想打你。不仅因为你蛮横霸道,而且还因为你被偏宠得厉害。
虽然家里对你的偏宠表现得并不明显,但还是有的。偏宠你有两条原因。
第一条,很明显,因为你是唯一一个男孩子。你奶奶经常开玩笑说你是个“传家宝”,言语内外还是男孩子最重要。重男轻女,五千年的流毒在你被偏宠这件事情上隐隐散发着黑气,冲着好不容易艰难觉醒的真正的男女平等张牙舞爪。
最近打开电视,不是长满封建毒瘤的《娘道》,就是宣扬什么办公室白领、创业女强人、职场丽人统统回家做了萌妈之类的电视剧。
什么玩意儿!经济形势不好,哦,所以女性都回家生孩子去吧。满屏的“生儿子”更是给那些催生的婆婆们大大地助阵了。
“什么?第一胎不是儿子,反正国家开放生育政策。那你就使劲儿生,必须得生出儿子来。”
大城市开放了二胎,等到山高皇帝远的地区,那岂不是三胎四胎都能生了?又减轻了就业压力,又增加了未来劳动人口,真打的一手好算盘。然而伴随着建国初期“妇女能顶半边天”慢慢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女性地位和权利,所谓的女性平等恐怕要倒退了几十年。(当然中华田园女权除外,事实上它不过是物化女性和男女不平等的变种罢了。)
实在气愤,就多说了两句。当然,这么大的怒气不该让你一个懵然不知事的孩童承担。只是山雨欲来,你的偏宠让我感到第一缕凉风的寒意罢了。不知道20年后的你,你所看到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如果你有了孩子,也会偏宠家里的男孩儿吗?
第二个原因,就是这让我意识到即便在小小的家里,也很难有所谓的公正。你和姐姐都喜欢玩手机,但手机总是在你手里,偶尔你脾气上来了,连看也不让你姐姐看。
你凭什么?
无非是“会闹的小孩儿有奶吃”。家里人对这件事的处理并不会秉承着多么公正的原则,他们不想让你哭闹不休,扰人清静,只好让你拿着手机以便息事宁人。你的姐姐稍微懂事点儿,或者说温和点儿,她不哭闹,因此她就没有手机看。其他事情也是一样。
可惜你姐姐没有发现这一点。如果她发现只要大哭大闹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只怕她也要有样学样。
劣币驱逐良币。
扩大到其他的集体中,班级,工作单位,社会中,那些能够首先不顾后果,不计代价地破坏规则的人并不一定都会受到处罚,反会因为戳中某只无形的手的痛点得以在一段时间内尝到甜头。当然这在长期博弈中得不到利益,但可恨就可恨在很多人跟别人打交道,恐怕见了这一面,再也见不到下一面。
单次博弈,不骗白不骗。
你小小的年纪,已经掌握了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一个办法。也许在某种评价体系中,会认为这样很聪明,无数的年轻人甚至需要从厚黑学中学习这样的技能。他们认为遵守规则的人是愚蠢的人,是只配被别人收割的韭菜。对于这种世界观我暂时不置可否。
也许在人群中钻营能获取一时的成功,但我终究希望你长大后不要浪费时间钻研这些,你应该把心思放在别的地方,去做一个有创造力,有价值,有贡献的人。
20年了,你现在是吗?
三
当然,家里也并不会让你为所欲为,所以你是挨打最多的小孩。
有的时候,你挨了打,却还是哭闹着不肯屈服。你不肯离开玩具店,不肯起床,不肯吃饭,不肯交出遥控器。即便是上过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了解过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我也觉得你这个熊孩子的确应该多管教管教,毕竟实践证明好言相劝对你一丁点用都没有。
你用手碰了火,从此就知道这如绸子般抖动的精灵是动不得的,你挨了打,就知道有些事情不能为所欲为,人应该知道收敛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有的时候我又在想,这样是不是在扼杀一个孩子的天性呢?有人说小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棵小树,如果他要发杈,你就要及时掰掉它,这样才能长得又高又直。然而我同时也想起王小波和他特立独行的猪以及挨了锤的牛。人在社会上总要不断的被纠正或者说被阉割。往好听了说是适应社会,往难听了说是异化人性,让大家都变成社会化大生产中一颗顺手的螺丝钉。
算了,为了生存,大家都会选择前者吧。
那么你现在长成什么样子了呢?被社会打磨光滑了吗?
或者有可能,你根本记不清在那些没有记忆的时光里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我并不觉得这些经历没有参与塑造你的灵魂。当你大哭大叫跟你父亲对抗的时候,究竟是什么给了你勇气呢?是被偏宠的骄傲还是遗传的执拗性格呢?
此时你的灵魂是像一团红色的,熊熊燃烧的怒火吗?还是一团黑色的彷徨无助的暗影?
文章已于2019-02-12修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