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我外婆太热情了
我以前很喜欢去我外婆家,因为外婆家有很多好吃的,而且我外婆总能变出好多好多吃的给我吃。去外婆家,总能极大满足我的口腹之欲。
然而,最近事情变了。比如今天,我开始拒绝外婆递给我的香蕉、油赞子、饼干、豆腐干、糖果、小鱼干等等等等等。
外婆很生气,一个劲地说:“这又不会胖的,怎么能不吃呢?”“饭一定要吃的,怎么只吃这么一点点呀,要饿的,再去盛一点呀。”“你又不胖的,太瘦不好的。”……
其实,我真的已经吃了很多东西了,我真的已经撑死了,比如我没有拒绝外婆的荔枝、番茄、蚕豆、一桌子菜等等。今天我至少要重两斤。毕竟我也是很难抵挡食物诱惑的人。
我外婆对人都很热情,走在路上总有人跟她打招呼或者她跟别人打招呼,她的笑容真美。还记得小时候乘三轮车到乡下,外婆还会拿出水给车夫喝,夏天这么热,解解渴……
017 逛菜场
早上去外婆家之前,和我妈去菜场买菜。闲逛菜场还是很好玩的,菜场体现的是一种生活状态,各色各样的人儿,各色各样的未经料理的食物,各种声音混杂,价格、品质,需求,看谁火眼金睛。
下午,和我外婆、外公、我妈、我阿姨一起,去小区门口的流动小摊逛,也是微观菜场了,熟食、肉食、蔬菜、鱼类也算是应有尽有。家人一起走在路上,对我来说,真的是小确幸的事儿。珍惜这样的时光。
018 读书,看建楼
我外婆家住在20楼,视野非常好,正南方正在建房子,越建越高,本是一望无垠的前方,高楼挡住了视线。
对着正在紧罗密布施工的高楼,我读完了之前一直在读的《长乐路》,非常推荐(之后应该会专门针对这本书写篇文章)。我一直很佩服美国人能够这样深入观察中国,能够用这样的笔力写下这些,以前读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江城》、《甲骨文》都是这样的感受。我身处中国社会,感觉却是浑浑噩噩,这种对比真是难受。彼得海斯勒这样的人就是一直我很想成为的人,去发现,提问,思考,经历,记录。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感觉上海译文这套丛书都很不错,接下去打算一本本买来看。突然想借用《南方周末》的一句话:在这里,读懂中国。
附链接: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book_series/17749/&dt_dapp=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