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红心永向党(馨儿爷爷)

他,从河南嵩县的山里走来——
他说,他在山里给地主放牛,很冷,把脚伸进牛粪里取暖,八路军来了,他就跟着走了……
他说,爹妈都是被活活饿死的,那时候怎么那么傻,不知道去给他们要点吃的去……
他说,到了朝鲜战场,天冷没有穿的,打着仗,差点就回不来了……
他就是原采油六厂退休老人杨铁良,1930年2月出生,1951年奔赴朝鲜战场,1953年8月入党,转业后到石油战线征战南北。他,人清瘦而慈祥,任何时候都是笑呵呵的,脸上的皱纹是近一个世纪风雨犁下的沟壑,每一条都是他一路行走的足迹。
他是一个意志坚定,不怕吃苦的人。从部队转业到石油战线,先后参加了新疆石油的开发勘探、大庆石油会战、江汉石油会战。在头顶是天,脚踏荒原的的艰苦环境里,他任劳任怨,经受了最严苛的环境考验,也经历了最艰苦的工作环境。尽管如此,他有活总是抢着干。他本就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埋头干活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他政治理想坚定,党性观念强,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他的双手,比树皮还粗糙,不仅如此,还留有各样的伤痕。最醒目的是他的拇指和食指的指甲,斜豁着,像厚铲子般。他说,那是被锤子砸的。话语是那样的云淡风轻,但又是那样的惊心动魄。这样的一双手,不仅承载了家庭的责任,更为国家石油事业的发展献出了无限的力量。
他是一个心怀温暖,乐于奉献的人。平时的他虽不善言谈,但他眼里有活儿。锻炼身体时,他看到健身器材哪松动了,都会回家拿工具去修理一番。前些日子,钻采社区明苑居民区的离退休职工群里,一段老人义务维修小区健身器材的录像受到大家踊跃点赞,看到的人也倍受感动。那是6月21日下午5点左右,正是太阳斜照的时间,他又在修理广场的健身器材,被散步的人用手机拍摄下来,发到了离退休职工群里。他说:“前段时间这个健身器材已修过一次了,这次又松动了,还得再修修。”还是那样的笑呵呵,一手扶健身器材,弯腰拿起榔头往健身器材下砸进去一排垫子,试试,不晃了,才拖着沉重的步子离开。九十多岁的老人,这种自觉自发的主人翁意识来自有68年党龄的他,一颗红心永向党,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不仅如此,邻里之间,有他能帮忙的事他都会乐于去做,深受邻里的尊敬。
他是一个乐学善思,勤俭节约、热爱生活的人。从困苦的生活中走来,他更知道好身体是一切的保障。每日练功是他的必修课,多年来,他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套自己练功的方法。虽已91高寿,每天固定的时间坚持练习,从不间断。退休后,他每天准时收听一些老年人健康栏目,并把听到的健康知识讲给孩子们听,听着他那多少年仍带乡音科普讲座,深深感受到他对孩子们的爱。每一个知识讲座是相关联的,从人体的经络疏通到穴位的按摩,他讲得清清楚楚。有孩子感冒头疼脑热时,他会提醒要用食疗,因为食疗不伤害身体。很感慨,对于他而言,一个认字可数的高龄老人怎么能做到把听到的这些科学养生知识记得如此清晰呢?那必定缘自一种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孩子们的爱。他不仅用口说,还身体力行。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他的胃寒,凉性的东西坚决不沾,哪怕是米饭。多少年来,他体察自己的身体,好吃的从来不贪。正是因为他的乐学善思和高度自律,也影响着孩子们。日常的生活里,他更是善于学习,平时衣服那里线开了或哪里需要修整,他都是自己动手去缝去改。他在家庭聚会时教育孩子们:现在条件好了,想吃什么都能买到,但买到就别忘吃,放过期了也是浪费。家里厨房里一直有个废水桶,用过的水是要倒到桶里浇花、浇树的。而家里的花和院子里的树都是他看管的,那棵树哪股枝不太好,哪盆花开得不如上一年,他都清清楚楚。他经手管理的树和花应该是最幸福的,花长高,他会削细竹枝给它搭架子。柿子树结果多,他会找来粗枝去支。在他眼里,这些不仅是花,是树,而是独有的生命。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用文字来叙述他的事情,任何文字都难描述出他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他就是这样的一个老人,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让作为晚辈的我们严肃然起敬!他以身为范,教育影响着自己的五个子女心怀温暖和善意地生活,在岗尽责,在位尽心,认真做事,认真做人。他是儿女心中的一面旗!用自己的举手投足对家国情怀作了最好的诠释!
向党,一颗红心;对人,一颗真心;做事,满怀赤诚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