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自己写的工作总结

为自己写的工作总结

作者: 瑞雪喜雨 | 来源:发表于2018-01-23 08:39 被阅读0次

    也算是写总结的老手了,写过不知道多少万字的各种材料,这粘点那引点,想想该写一份给自己的工作总结。

    2018年是入职的第十个年头,已然有了丝丝白发,调皮的学生虽然还是一口一个姐,实际上叫阿姨也不为过。有的时候依然会这山望着那山高,羡慕教学的岗位,也惊讶于社会上其他职业的高薪。然而仍然孜孜不倦,工作上诸多抱怨于口但活不耽误,每天琐事缠身却不断迭代创新满满正能量。越发觉得教师的岗位是我价值的体现,把工作做好也是一件上瘾的东西。

    说说办公室工作。办公室这个活,就是上传下达,有的紧迫,有的重要,有的有规律,有的涉及面分散,总之需要时间明确、责任感强,不但要传达和上报,还要跟进和反馈。这个时候不能烦,得细心,写流程单、贴备忘贴,摸爬滚打中做到不漏事项。因为每天太多的人传播信息给你,要分类解决是能力的体现。俞敏洪老师在《行走的人生》里说道,我们在听很多人的话,我们活在家庭、社会、工作中,听父母的话父母要求的不能不做,听老婆的话老要求的不敢不做,听老板的话老板要求的不得不做。看,不能、不敢、不得,都是被动的。怎样才能将琐事变为主动的事情呢,我想还是内心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人的态度。17年过得不怎么顺,却让我将生命的意义看得更透彻,更加珍惜2018的到来,所以每一件小事情都当成是一份价值去积分,这让我快乐的像个小陀螺,或许我在破解工作的密码,它远不是手头的一个工作,即使明天就不干这个了,我也得把现有的这个干好再转身,对自己负责一点吧,人的价值就在于对这个社会有价值。我也老挨批评,我们头儿对事不对人,这特别好,我现在少了辩解和抱怨,多了反思和总结,我学会写一个复盘给自己,这样的进步让我觉得安心。

    说说写东西。我是个理科生,但是从小以写作文还不错“著称“,标榜自己加入小记者团什么的,经常在理科领域去显摆写东西这点墨水,就像我在化学系做个英语做好的人是一样的套路。后来工作中写的东西,就比较偷懒了,这粘点那粘点,一些话来回的用,可能也不能说这种方法完全不对,因为主要是想就那么多,很多总结都是从不透的视角去挖掘吧。但是身边有两个例子值得我去学习。一个是我的领导,工作严谨的人,文风亦然,对每一篇文字都是不断迭代的,送过去的稿子永远会改满篇,会写出很多自己的语言;另一个是我的同事,温婉的文艺范,她会看很多的书,说起专业领域会有很多专业词汇,说起网络新词也是紧跟时代的。反思自己,书看的越来越少,脑袋用的越来越少,细心再不够,这怎么能拿出好的文稿,或许可以骗过上级,但很难交代过自己。何新国老师在《“天下文章一大抄”辩》中谈到,“为什么机关文稿写作给人留下“抄来抄去”的印象呢?文章结构三段论,难免让人有似曾相识而有雷同之感,文章内容上传下达,难免让二耳熟能详而又重复之感,文章语言平铺直叙,难免让人按部就班而有嚼蜡之感。”三个难免,道出了抄来抄去的本质,其实并不是否认合理的引用,我想写东西还是要更多的思考场合、用途。今年写了一篇稿子,是学校用在教育厅的会上汇报就业工作的,实话实说这种发言照我的初步意思把前面总结念念就行了,但是认真想一想,这是宣传我们的一个窗口,要在每一个机会上认真对待,需要下来做深入的思考,这是我向我们领导学得最直接的一个点,就像就业年报,他的每一个解读都不是读数字,而是加上自己的思考,把年报统计变成真正的反馈,所以他的每次发言都能得到同仁的高度评价。我决定好好写写那个稿子。我先考虑,这个稿子“谁来用”和“给谁听”。我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了一个标题叫做《一场静悄悄的质量觉醒》,后面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标题,我触动挺大的。什么吸引我们?质量是追求的核心,觉醒体现了分量,而最最抓住人心的恰恰是静悄悄。总结在不是简单的总结,二是抓住人心的交流,怎样抓住人心,就是让他觉得想看下去,让他觉得这不是总结,就这么辩证。确实那篇稿子写下来也得到了认可,我的收获也很大。就业年报我做了企业反馈和就业趋势,这两个部分都能很好的给今后工作以数据支撑,后面要早着手做的更温馨,去年过了两个课题,后面要注重这种分析。

    谈谈就业。我写过一片简文叫做《就业工作中的两个假象》,假象一是“就业难”,假象二是“就业不难”,说的是一个种葡萄的故事,我们呵护在温室里的小苗,终于要移栽到大自然的土壤里了,只有小心翼翼还不够,还得告诉他们世界的真相。而真相就是我说的那两个假象。中国青年报通过调研对“95后”应届毕业生看待就业的眼光和此前的大学生进行了对比,发现如下变化:一是调查中有近一成的学生选择“慢就业”,二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工作能带来的成长视为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从就业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率总体稳定,就业满意度、初入职月收入等逐年提升,但是大学生平均薪酬距离总体期望仍有差距,大学生创业三年存活率有所下滑。动辄上百万元的教育投入,与2000-3000元的低起薪,构成了强烈反差,让叱咤校园的“白富美”宁可宅在家里“啃老”。在选择“慢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抱有这种心态的并不在少数。由于就业路径单一,专业不对口,以及劳动报酬偏低,让他们在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迷茫和徘徊;貌似“啃老”时,表现出一副无所事事、悠闲自得的样子,其实,学成之后不能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发挥才智,回报父母,奉献社会,他们的内心深处隐藏着比师长更大的焦虑。总的来说,薪资已不再是大学生就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慢就业”并不是简单地“懒就业”或者“啃老族”,背后透露出的就业思考和生涯规划,让我们对“95后”刮目相看。落实到我们每一天的工作,就得破陈出新,耐得住等待,跟得上脚步,给学生成长的空间,我们就是搭台的,不能跟演员吼,不简单求成,而要看长远发展。我觉得我们的就业拓展做得还远不够,要寻其所需,给之所欲。我真心对待我送出的每一个孩子,这是不是就叫做教育的情怀我不敢说,我就想以后在每一个领域都有我送出的人,像我一样做着贡献是多好的一件事情,这就是教师的意义,是我们这种行政岗教师的情怀。

    谈谈初心。我的初心是什么?从小就没能好好回答长大要干什么这个问题,不讲生涯课的就是因为我觉得生涯不是可以规划的,后来知道同事们把生涯归到行动力我觉得这是回归了主路。所以我的初心是什么呢?昨天晚上偶然看了一集《外科风云》,电视剧里面一个为手术刀奉献了十一年青春的青年女外科大夫,技术精湛,不谙世事的故事。那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对业务的极度自信感染了我。责任感源于她的初心,而业务上的自信更源于她对初心的追求。昨天一个企业百度盘古来和我们谈他们的人才计划,因为都是同年代的人就多聊了几句,看我们周围,同学成了教授博导,企业同龄人成了高管精英,学生都远比我们挣得多,我们这十年在做什么,我为什么没有转行,是我迫于生活的程式化而不敢吗,肯定是有的,但不尽然。聊回来我说,我还是非常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喜欢这每天的工作,喜欢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在抱怨完,事太多太麻烦之后还会默默整出头绪;所以在觉得自己适合做理科实验的同时,还是变成了和学生无话不谈的话痨;所以在工作中小错不断但还是坚持对自己工作的用心和加码。有时候特别羡慕我的两位计算机大神同事,觉得他们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就像外科大夫陆晨曦,也会问自己有什么,我的岗位是不是可被替代。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我就想我就做个温情的愤青吧,把我工作的每个点做好了就行了,也许这就是我的特点,我走过的每个岗位大家都说这个人利索、热情,这就行了,也是因为这大家都包容着马虎和爱唠叨的我。那天到学校放车子,那边我听见车队队长跟老干部处处长说,你要是要了这孩子可不错,干活特好,我心里这个窃喜,后面他跟了一句,虽然偶尔迟到个两三分钟吧。我这个心啊,我灰溜溜的溜进了办公室,我就非得迟到这两三分钟?每天早早起晚晚起,差不多都磨蹭到那个点到,爷爷奶奶全程帮我看孩子接送孩子,我也不知道每天鼓捣点啥。我是个说考上一中,填个纸条一下子有二十多名变第一名的人,我是个上七年大学不要一分钱还给我妹挣学费的人,我就非得迟到?我是个在爸爸车祸后哭到无声,却下决定打120狂奔几百里,是那个在医院说必须气管插管长期输药和营养的时候决定马上出院回家的狠姑娘,我就非得迟到?还有一次我弄新生奖学金,我就怕出错我就一遍一遍的核对,我一遍一遍,结果交给领导的时候,在请示里面我把“新生”写成了“牺牲”,你说不能认真点?每天低级错误?我想这可能就是我吧,但是还是能改变的,我信任自己。我不是跟自己较劲,我现在确实没了斗志,愿意刷刷朋友圈,聊聊闲天,我捉摸着这不对,得改,不是光给自己上发条,是不能放纵自己。在昏天黑地玩了三天狼人杀后我果断卸载了APP。一次吃饭老公跟我的老师说,我挺想让她继续读书的,但是她现在已经静不下心来了。这句话很刺激我,我一直觉得自己是考试型选手,现实告诉我我确实把前面很多知识都忘记了,其实不过是这件事,很多我认为有趣有意义的事情都没有做到坚持,尝个鲜就半途而废了,这就是很多工作不成品牌、很多教育达不到效果的原因吧。这种瞎忙不能归结于孩子和工作,更多的是追逐的心。下着雪花的早上,骑着电动,我找到了初心,初心就是那份对生活和生命“执着和热情”。

    写写总结,很舒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自己写的工作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wl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