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毛毛是一个调皮、外向的孩子,胆子很大,最大的特点是不怕老师,不怕陌生人,在家最喜欢到处乱跑,自控力很差,控制不住自己,常有攻击性行为。毛毛是中班转过来的,他刚来第一天大哭大闹,孩子妈妈说毛毛在小班时挺乖的,可能是换老师了不适应,一会就好了,妈妈强行把他留下了,妈妈走后他追着往外边跑,我们的大门是挂锁的,他见锁没锁上,就爬到大门高处去,我赶忙把他抱了下来,我还没站稳他拉着我的腿使劲一抬把我摔倒在地,当时有很多家长送孩子,我是又气又难为情,园长也赶来帮忙,刚把他哄到园长办公室,他又跑出来,没办法,我找来原来带他的董老师,董老师最后是说尽好话先把他带到了自己的教室。我向董老师了解毛毛情况,知道毛毛在小班时喜欢打人,孩子们都怕他。同时占有欲很强,与人交往缺乏礼貌,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如果别人不给他,他就打人。和别人一起游戏,却不善于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经常用肢体语言代替口头语言。有时,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戏时,当别人不理他,他就抡起拳头打别人,理由是别人不跟他说话。他的这种“友好的”表达方式,并不为同伴所认同或接受,再加上他平时遇事又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于是同伴们逐渐疏远了他。还有的小朋友故意躲着他,很多家长都向老师反映,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坐在一起,怕他打到自己的孩子。
陈鹤琴说过: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意志、情感想法等都要打好基础,如果基础不打好,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形成。而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家里的宝贝,家中的大人一切都围着他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骄横、霸道的性格,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出现较多的攻击性行为。所谓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般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的身体或语言的攻击表现。对于毛毛这种攻击性行为,如当别人不理他,他会拿起拳头打别人,理由是别人不跟他说话,只会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别人先拿了他喜欢的玩具,他会马上下意识的抢过来,并伸手打别人,这种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骄横、霸道的表现。当老师想要请他把玩具还给同伴时,教师这种强制性、命令性的语气,只会引起幼儿的反抗、逆反,他就会把玩具摔坏,这就是幼儿叛逆心理的体现。
教案分析
一、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行为表现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或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往往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从而使他或他们成为老师心目中的“问题儿童”,所以当毛毛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时,作为教师,也早在心中把他当成了“问题儿童”,在孩子抢夺别人的玩具时,我下意识的想把他手中的玩具拿回来,以致孩子做出叛逆行为。同时在同伴心目中的“坏孩子”,他也逐渐被同伴所孤立或抛弃,小朋友不喜欢和他玩,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跟他一起坐。
二、同时孩子产生的这种行为与家庭教育是离不开的。
其实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是家庭,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成员之间的彼此影响。孩子的行为问题并非单纯就是他一个人的行为问题,而更多时候,其父母的行为方式、情绪情感都是形成孩子行为“问题”的根源。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抚育者的不断强化中形成的。父母不仅造就了孩子的身躯,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父母的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对孩子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措施
一、调节好他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提高他的交往能力。
这种孩子往往有很强的自尊心,同时又很自卑,他希望被同伴所接受,只是他不懂用什么方法来与人交流。所以当遇到别人不与他说话时,他会用拳头来代替说话,当他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时,他不会礼貌的征询别人的同意,只会一把上前去抢夺。所以我认为要处理好这件事,首先要努力提高他的各方面交往技巧,如:口语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礼貌用语等。比如在平日里孩子们从家中带来的喜欢的玩具,如果他喜欢某个东西,必须要征得别人的同意,并和其他小朋友相互交换着玩,使孩子学会分享的快乐,学会用礼貌用语。
二、家园配合,指导家长的正确育儿方法,更正家长教育观念。
我觉得转变得从家教开始,我采用家访、来园接送面谈、短信交流等各种形式,告诉家长孩子在园表现,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教给家长正确的育儿知识,更正家长的连续观念。同时在家长会时采用与家长讨论形式,让所有的家长一起讨论,如何用科学的育儿知识教育孩子,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让家长们互相带动。
三、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更重要的是要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我们首先要给孩子一个申辩的机会,让他说明他这种行为原因,做到公平公正。给予这样的孩子更多的关注,主动去亲近他、帮助他,给他们机会,批评幼儿的不正确行为,而不是批评幼儿本人,清楚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受大家的喜欢,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
结果
经过努力,毛毛已经从那个经常闯祸的孩子变成了懂事有礼貌的孩子,以前别人都怕他自己家里玩,现在邻居都喜欢毛毛了。在幼儿的生活中,让幼儿懂得辨别是非对错,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基础。幼儿学会用非攻击性行为解决事情,能以积极的行为代替消极的问题行为,使幼儿得到较多来自外在环境的积极的态度,促使幼儿健康的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