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
这段时间孩子们在家网络学习,有人说:老师成了直播网红,家长成了班主任,神兽却还是神兽
不让神兽看手机电脑的妈妈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推动孩子认真看手机电脑,内心却纠结不已。
这段时间,家长咨询最多的话题就是孩子玩游戏无法控制的苦恼。今天大家讨论一下这个话题吧。针对孩子使用手机,作为父母,你是怎么看怎么做的呢?
家长一:
同样抓狂
老师:
那你是怎么做的?
家长一:
我先给他机会放家里,试了3天,但是自制力真是不行。只好带着上班,上课抽查,督促作业,我告诉应该做的做完了,是可以玩的。他知道我是认真的,现在好一些。
老师:
嗯,你这位班主任很负责,有效果。可以试着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
家长一:
我相信张健老师、廷珍老师的方法是专业的有效的,但是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是眼前的事得现在就解决。
他倒是不玩游戏,喜欢听书,着迷了。带着上下班途中我们会一起听,也会讨论。我是尽量克制自己不发火,想给他传达一个信息,学习上严格按要求,学习外愉快相处。作业完成的及时不错的时候我会表扬,和别人夸他。
老师:
上下班途中一起听书,一起讨论,多好的学习氛围啊。你们做得真好,高兴还来不及,哪有什么火气
家长二:
我儿子我们都只做提醒,他网课结束就做作业,饭后打篮球,晚上一会玩一会儿游戏,几乎所有时间是他自己安排,我们也会讨论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包括他以后的一些想法,规划
老师:
@家长二 这种状态,就是孩子自己能做自我管理了。妈妈提醒,让孩子感受到的是关心。这种模式里,孩子承担自己的成长责任,妈妈就是陪伴者协助者支持者。不同于命令要求批评指责的压力。亲子关系一定也很好。
家长二:
是的,我们更多是朋友式相处,他也会给我们提建议,要求我们怎么做,包括学校老师要求家长做的,我们没有做到位,他会说,可以说说是相互监督吧。
老师:
不是监督,是互相提醒督促
这是真正的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二:
但也有我们担心的,他太过于自信。
这一点不知怎样处理。
老师:
自信就有勇气迎接成长中的挑战,自卑就容易退缩。过于自信和自信的标准在哪里呢?让我想起一句话“妈妈知道你很好,妈妈希望你更好。”孩子多好是个我们满意的好呢?我们接受,不焦虑,就是“好”了。
家长二:
谢谢张老师,还是要给他鼓励。
家长三:
实在没法说,骂也没用,骂了她有一堆理由反驳你,还委屈得哭。每次都这样,要不就干脆不回应你,你问什么都不回答,完全就是无法沟通。昨天才跟孩子谈过:“你自己写个申请书,一天什么时间玩,你写个申请给我。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跟你沟通。”她又不说话了。
支个招吧。
家长三:
我们孩子玩游戏是一部分,她们好像有建立了几个学习群,就大家比赛写字或者做题什么的,偶尔玩游戏,作业倒是自动完成,所以叫她别整天看手机,她就有理由来反驳你了,而且看她一天做的课外笔记啊,练字,画画还确实挺多,所以有时候被她说着说着自己都感觉没理由了。
老师:
看看,道理在孩子那边。
孩子比赛写字做题,课外笔记,练字,画画,偶尔玩游戏是个调剂。闺女自我管理属于非常好了。如果这样的孩子妈妈还指责,可不就让孩子给打击了?
孩子需要的不是讲道理,而是妈妈有道理
现在闺女有道理。
家长三:
对呀,现在爸爸也不敢说她了,长大了,我们就不想她一直看着屏幕,她不爱运动而且她学校任务很重,搞得我们家长也特别矛盾
老师:
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好玩:
孩子考不好我们着急;孩子考好了,我们担心他骄傲。孩子不自信,我们着急;孩子自信了,担心他自负。孩子不运动,担心影响健康;孩子爱动,担心他做事不专注。
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我们是爹娘,为孩子操心是本能。就如我们,不论长到多大,飞得多高,父母总是牵挂操心。因为点点的唠叨背后藏着爱啊。
老师:
我给孩子说:“我也知道唠叨不好,可我是娘,唠叨是娘的特点。你想要娘就得让娘唠叨几句。你可以不听,但是不能批评我。”
有时候就说:“闺女,来,让我唠叨几句过过瘾。”孩子叹口气,勉为其难的听我唠叨几句,然后各安其事。
她知道,这是娘的特点
孩子也有孩子的特点,我们也接受。
家长四:
我家的也老嫌我说得烦,老叫不要再说了,不要再说了,嫌我唠叨
老师:
我们说的话让孩子不舒服他就烦。身边的朋友同事爱人说话总让我们不舒服,我们也会烦,也不愿意听。
老师:
这段时间我老想起相声行当的捧哏。捧哏是给逗哏的护场,提升或者托底。人际交往中其实也需要有人捧哏。有一句话说:“好的演讲一定需要好的听众。”就是这个道理。好的听众就是点头微笑鼓掌,这样演讲者才更愿意讲下去,也会激发更好的演讲状态。这就是听众对演讲者的捧哏。
生活中也是这样的,捧哏无处不在。有人说礼仪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和你在一起的人舒服。能让人舒服,一定是善于为对方护场捧场,而不是拆台。
我喜欢说朋友的“朋”是两轮明月照亮彼此,其实就是彼此的护持。但是指责要求,常常表现出一个漏洞思维,就是挑错,找对方漏洞。如果找漏洞,谁身上不是一堆?被挑剔,谁都活得很痛苦。捧哏不是拍马屁,是彼此的鼓励和护持,放大对方能量,也成就自己。
家长一:
是的
老师:
刚才有家长给我发私信,说听我的语音很有帮助,和孩子关系好多了。我就感受到了被捧哏儿的美好。被鼓励,被激发,很容易获得积极的能量。
夫妻之间要善于捧哏儿,母子之间也是这样。家人之间善于捧哏儿,家庭氛围肯定好。我时不时调戏孩子爹:“看我写的文章怎么样?”他一定会说:“张老师写的文章好啊,张老师多有才。”我就心满意足地去给人家做饭了。
家长二:
@老师。真好。
家长三:
张老师的声音好好听、我好喜欢听!张老师好有才,教育孩子好有办法,我好喜欢,我要好好向张老师学习。
老师:
@家长三 被你照亮,我好开心
家长三:
照亮别人,明媚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