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农
高三了,女儿吃不香,睡不醒。眼皮肿肿的____成了常态。学习的紧张就不感言了。晚饭时间,学校只安排四十分钟。虽然,家离学校不是太远,骑行也就一刻钟不到,一个来回,车轱辘滚动半小时,加上“囫囵吞枣”的十分钟,家人还得掐着点将饭提前做好,分分钟不错。这才能保证按部就班。就这,家里人和学生都被逼得手忙脚乱。
为给孩子减负,我想,索性将饭送到校门口,在车上吃,省得全家人都忙乱。
几年前,听说有将饭送到校门口的。远道的几个学生家长合租一辆车,将饭盛在保温盒里,注上学生的名字,临近饭点集中送到车上,再辗转到校门口,由学生各自认领。甚至为了节俭,早晚饭摞在一起送的也不在少数。家长省了心,出租司机“疯疯癫癫”中有了稳定收益,两全其美。形势所迫,眼下逼到我也要将饭送到校门口了。一看,果不其然。校门前一片有争议的荒芜了的土地,被校方人性化的推平了。做为学校的临时停车场,家长们可以不再拥挤地停车,动不动堵车的状况一下缓解了许多。大多数家长都将饭送到校门口,学生一出校门,钻进自家的车里闲适地用餐,遇风不吹,遇雨不淋。看到这一幕,我很好奇,回头一问女儿:说,“你呀——爹,人家的家长早就这么做了。”
女儿打上小学,我一直鼓励并要求自己骑行上学。谁都明白,孩子的一生,父母只能陪伴半程。首先,要鼓励和陪养孩子独立生存的意识和能力。一个学生,从小不经受历炼,连起码的上学都依赖家长接送,基本的生活都学不会自理,试问,即使学富五车又能怎样?甚至,有些家长接送的孩子,看块头并不比家长孱弱。只是,孩子们习惯了养尊处优,不但觉察不到这点,甚至有些孩子相互攀比……一句话,上下学你必须得接送我。
除了正常的生活必需,我看不惯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更不能理解孩子榨取父母血汗时的理直气壮。护犊子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与职责所在,但要有个尺度,掌握不好尺度,你会贻误孩子的终身。试问,孩子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领导会天天派车上下班接送他吗?除非,你惯养大的是国人的首长。除非,你惯养出了国家的“核心部件”……否则,不能自食其力,变相地毫不客气地说,你们等于给这个国家、社会以及家庭惯养了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不信?走着瞧。
扯远了。校门口的停车场上,从东向西一字排开颜色各异,价位不等的车辆。跑出租的关掉计价器抢时间送饭,只为孩子在一餐里腾出更多的学习时间。有一黄昏,一堆燃起的篝火格外醒目。车辆停放最西端的远处,一位裹着棉大衣骑摩送饭的家长,双膝帮着防寒护套,点燃了蒿子用来取暖。大冷的天,孩子只能站在摩的旁吃饭。车里的我们看到这一幕,女儿的意思是将孩子招呼到车里吃。至少,车上避风,又不那么令人心酸。我提醒女儿,多此一举。其一,就丁点的时间;其二,广众之下,无缘无故的善意,有可能伤及同学的自尊……过了好多天,停车场最东端的远处,篝火再次燃起。一看,仍是绑腿的父亲,仍是摩的旁站立着一饭裹腹的背影。我不认识他们,更不了解他们的境况。况且,我的家境距离小康还差那么长长的一截。但就这对父子特立独行的举动,特别是孩子,三九天、寒风里、站立在摩的旁埋下头吃饭的背影,再次深深酸楚了我和女儿的心……
放眼偌大的停车场,畅想明年,我不敢断言,在“奥迪”、“宝马”里用餐的就一定金榜题名,未来将一定是天之骄子,国之栋梁。我更不敢否定,摩的旁、寒风中,站立着解决温饱的就一定不在文科夺魁,理科摘冠。只是,同为送饭的家长;同是等待一饭裹腹的学生;同处在这曾经荒芜的停车场里,各色人等,愿望相同,目下的处境竟是如此的天壤有别。趁着女儿吃饭的空当,很想过去一探究竟。不妥。家长将摩的停放得如此偏远,自有他的无奈和用心。还是轻易不去扰了人家为好。不明就里更怕伤及涉世未深的孩子的自尊。因为,我也曾经历过,无端的善意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特别是无缘无故的---我怕。
回到家,静下心来想了想。无意中瞥到的人间一幕,不过暂时,远未定格。绑腿的父亲,寒风中孩子……尽管是社会生活履历本上显现芸芸众生的一页,一天过去,这一页终将被岁月撕去。明年停车场的今天,这一页不可能重现。考场才是永远的竞技场。停车场所有滞留或吃饭的孩子,无论车里车外,无论吃饭时的或坐或立,终将在考场里、卷面上一决高下。按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按停车场摆放的气场和表象,以及表象背后猫腻的社会背景,毋庸置疑,豪车里吃饭的绝对胜出红榜。别忘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好在国家高考的严肃性,这一法则的表决形式,仅仅出现在考场里、卷面上。缺乏实力,想要启动河南“王娜娜”式的暗箱操作,没有一定的人脉或强有力的关系交织网攀爬,常人难以撼动。
人、无论大小,饭、抛却奢俭,总是要吃的。无所谓坐立,裹腹就行。孩子一饭,都由人父人母倾其所有旁无责贷地管够。重要的是,饭吃完了能掂来饭后所承载的份量,知晓为什么而学。高谈阔论的遥想,我们卑微得不敢企及,仅为自己的明天,为父母的“手无缚鸡之力”着想,奋斗中找寻一方能坐下来安逸一饭之一隅,这,才是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孩子们来这里“修炼”的终极目的。
寒来于暑往,披星间戴月。历经三年风雨中不间断的、在自律和自省中的自修,来年的七月过后,愿每一个缘分这里的孩子,在日常必须的一饭间——不再那么令人心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