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海经|海外北经

作者: 山野流溪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02:59 被阅读420次

海外自(东)[西]北陬至(西)[东]北陬者。

译:海外北经所记载的地方从东北角至西北角。

无(啟/月)[启](qǐ)之国在长股东,为人无(啟/月)[启]。

译:无启国(传说无启国的人住在洞穴中,平常吃泥土,不分男女,一死就埋了,但他们的心不腐朽,死后一百二十年就又重新化成人)在长股国的东面,那里的人不生育子孙后代。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啟/月)[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译:钟山的山神,名叫烛阴,他睁开眼睛便是白昼,闭上眼睛便是黑夜,一吹气便是寒冬,一呼气便是炎夏,不喝水,不吃食物,不呼吸,一呼吸就生成风,身子有一千里长。这位烛阴神在无启国的东面。他的形貌是人一样的面孔,蛇一样的身子,全身赤红色,住在钟山脚下。

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

译:一目国在钟山的东面,那里的人只有一只眼睛长在脸的中间。另一种说法认为一目国的人像普通的人有手有脚。

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膝,曲足居上。一云留利之国,人足反折。

译:柔利国在一目国的东边,这个国家的人只长着一只手、一只脚,膝盖反着长,脚弯曲,脚心朝上。一说是留利国,国中之人的脚向反方向弯折。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jué)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译:共工(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据传他与颛顼(zhuān xū)争夺帝位,发怒而触撞不周山,导致天崩地裂)的一位臣子名叫相柳氏(又叫相繇(yáo)),他长着九个脑袋,从九座山上取食。相柳的身子所触的地方,都会变成池泽和溪流。禹杀了相柳,相柳身上流出的血腥臭不堪,凡是他的血浸泡过的地方都不能种植五谷。禹掘土填埋这块地方,填满了三次,却塌陷了三次,于是禹在这块地方筑起了帝尧、帝喾(kù)、帝舜等众帝之台。这些帝台在昆仑山的北边,柔利国的东边。相柳长着九个脑袋,人一样的脸,蛇一样的身子,浑身青色。这里的人因为敬畏位于北面的共工之台,都不敢向北射箭。共工之台在众帝之台的东边。台呈四方形,台角有一条蛇,身上有虎一样的斑纹,头朝着南方。

深目国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目,在共工台东。

译:深目国在相柳氏所在地的东面,那里的人总是举起一只手。另一种说法认为深目国在共工台的东面。

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

译:无肠国在深目国的东面,那里的人身体高大而肚子里却没有肠子。

聂(shè)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xuán)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两虎在其东。

译:聂耳国在无肠国的东面,那里的人使唤着两只花斑大虎,并且在行走时用手托着自己的大耳朵。聂耳国在海水环绕的孤岛上,所以能看到出入海水的各种怪物。有两只老虎在它的东面。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神人夸父要与太阳赛跑而追赶它,已追上了太阳。这时夸父很渴,想要喝水,于是喝黄河和渭河中的水,喝完了两条河水还是不解渴,又要向北去喝大泽中的水,还没走到,就渴死在半路上了。他死时所抛掉的拐杖,变成了邓林。

(博)[夸]父国在聂(shè)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

译:夸父国在聂耳国的东面,那里的人身体高大,右手握着青色蛇,左手握着黄色蛇。邓林在它的东面,其实由两棵非常大的树木形成了树林。另一种说法认为夸父国叫博父国。

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译:禹所积石山在博父国的东面,是黄河流入的地方。

拘(缨)[瘿](yǐng)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瘿]。一曰利(缨)[瘿]之国。

译:拘瘿国在禹所积石山的东面,那里的人常用一只手托着脖颈上的大肉瘤。另一种说法认为拘瘿国叫做利瘿国。

寻木长千里,在拘(缨)[瘿]南,生河上西北。

译:有种叫做寻木的树有一千里长,在拘瘿国的南面,生长在黄河岸上的西北方。

跂踵国在拘(缨)[瘿]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大)[反]踵。

译:跂踵国在拘瘿国的东面,那里的人都是身材高大,两只脚也非常大。另一种说法认为跂踵国叫反踵国。

欧丝之野在(大)[反]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译:欧丝野在反踵国的东面,有一女子跪倚着桑树在吐丝。

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

译:三棵没有枝干的桑树,在欧丝野的东面,这种树虽高达一百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却不生长树枝。

范林方三百里,在三桑东,洲环其下。

译:范林(一说即泛林,树木生长在海中的浮土上,能随着海浪摆动)方圆三百里,在三棵桑树的东面,周围有陆地环绕。

务隅之山,帝颛(zhuān)顼(xū)葬于阳。九嫔葬于阴。一曰爰有熊、罴、文虎、离朱、(丘鸟)[鸱](chī)久、视肉。

译:务隅山,帝颛顼葬在这座山的阳面,他的九位嫔妃葬在山的阴面。一说这座山中有熊、罴、有斑纹的虎、离朱、鸲鹠和视肉。

平丘在三桑东。爰有遗玉、青(鸟)[马]、视肉、杨柳、甘柤(zhā)、甘华,百果所生。(有)[在]两山夹上谷,二大丘居中,名曰平丘。

译:平丘(意为平整的丘陵地)在长着三棵没有树枝的桑树之地的东边,那里有遗玉(据古人说是一种玉石,先由松枝在千年之后化为伏苓,再过千年之后化为琥珀,又过千年之后化为遗玉)、青鸟、视肉、杨树、柳树、甘柤和甘华,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果树,有两座山夹着一个大山谷,中间是两个大的丘陵,名字叫平丘。

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騊(táo)駼(tú)。有兽焉,其名曰駮(bó),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qióng)。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

译:北海(古代泛指北方僻远之地。秦汉时也指里海、贝加尔湖等大泽)内有一种兽,形状像马,名字叫騊(táo)駼(tú)。还有一种兽,名字叫驳,形状像白马,牙齿像锯,能吃虎和豹。另有一种白色的兽,形状像马,名字叫蛩蛩。另外还有一种青色的兽,形状像虎,名字叫罗罗。

北方禺彊,人面鸟身,珥(ěr)两青蛇,践两青蛇。

译:北方海神名叫禺彊(也叫玄冥,神话传说中的水神),身形似鸟,脸似人,他耳垂上悬挂两条青蛇,脚下也踩着两条青蛇。

相关文章

  • 007山海经: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与《山海经-大荒北经》 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

  • 4a——27《山海经》值得深读

    1.名字众多——《山海经》总共南山,北山,西山,东山,中山,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海内南经,海内...

  • 山海经|海经|海外北经

    海外自(东)[西]北陬至(西)[东]北陬者。 译:海外北经所记载的地方从东北角至西北角。 无(啟/月)[启](qǐ...

  • 山海经之海外北经破解版(图文版五)

    山海经之海外北经破解版(图文版五)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0月12日 海外北经: 地理范围:非洲大陆 ...

  • 山海经

    《山海经》包括《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山经分东南西北中山经,海经分海内经,海外经,大荒经

  • 神游《山海经》

    《山海经》一个奇妙的世界。 山海经分有十八篇,分别是:南山经、北山经、西山经、东山经、中山经、海外南经、海外西经、...

  • 趣解《山海经》之(六)海经:怒海刑天

    海经写的不是海。海经写的是海内海外。看到海经才明白为什么说《山海经》是神话之渊府。根据海经的讲述编个动漫故事,只有...

  • 华夏上古神系

    【上卷】 绪论—破碎的神系 》山海经启示录 大荒西经何以能描述赤道太阳垂直照射的效应,大荒北经(烛龙)海外北经(不...

  • 《山海经》之海外北经

    海外从东北到西北的地方。 无䏿国在长股国的东边,这里的人没有小腿肚。 (穴居,食土,无男女,死即埋之,其心不朽,死...

  • 山海经|海经|海外西经

    海外自西南陬至西北陬者。 译:海外西经所记载的地方从西南角到西北角。 灭蒙鸟在结匈国北,为鸟青,赤尾。 译:灭蒙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海经|海经|海外北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lx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