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会一个技能可以短时间内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一系列的改变,那么这个技能就是演讲。演讲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但演讲的技巧并不是人人都会。
我们看一些令人拍手称快的演讲,通常都是分享一个能引起大家共鸣的故事,挖掘个人秘密,然后用富有感染力的话语或号召式或启迪性,进行结尾。然而并不是人人通过一种固定模式都能完成一次漂亮的演讲,怎样让演讲不只是一种陈词滥调、一种情感操控?你首先应该了解,演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听众和演讲者之间首先是陌生人的关系,演讲者的第一目标是把一种思维模式传递到台下本不相识的观众心中,让他们欣然接受。如果可能,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这个观点会改变观众今后的遇事态度甚至世界观,这听起来是件十分有挑战性的事情。
如何通过短短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的演讲就能将自己的思维模式复制上百甚至上千份传递出去?四点建议:
01集中表达一个主要思想
对于一件事情、一则新闻,可以有很多解读方式,你可以形成很多不同的观点,选一个你热爱的观点,集中阐述,选择一个故事背景,通过分享事例、经验,把这个观点贯穿整个演讲。
02 给观众一个欢迎你的理由
聪明的教师备课时都会准备一个完美的导课部分,他利用的就是孩子们的好奇心「curiosity」。道理是一样的,在给观众传递信息之前,首先需要引起他们的兴趣。
有一种教学方式:抛锚式教学,即教师通过提出一个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课程便很好展开。
放之演讲也很实用。当你认为自己的话题值得被进一步阐述,你首先要让观众明白为什么。指出观众世界观中的空白,观众就产生了了解需求,需求一旦激发,观点建构就会容易很多。
03 避开观点架空主义
向观众输入的观点需要建立在他们的知识基础之上,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经提过「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人们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发展水平与在外界协作下能够解决潜在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运用语言的力量,把观众心目中已有的概念和你要表达的观点建立联系,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基于观众的认识阐述问题。永远记得你的观众可能来自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认知水平,试着把问题描述的通俗易懂,由浅入深地建立逻辑关系。
04 分享不止于你的演讲
通过演讲传递一个观点,你心目中的受益群众是谁?你的观点是否能让他们接受,并给予他们充分的理由分享给身边的人,一个好的观点,其分享的过程不会停滞于你演讲的短短十几分钟内。
成为一个好的演讲者,你就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作者简介:期年
标签:正在踏踏实实上大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