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既往接待减肥客户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
如果客户只想要一个方案,却不愿意接受日常监督和指导,即使我给予他的方案内容非常详细,但是他们还是很难遵照执行,其中的绝大多数会半途而废,甚至有些人根本不曾开始过。而那些愿意接受一对一指导服务的客户,才能看见明显的效果。
同样的方案内容,为何出现不同的结果,难道人的自觉性真的敌不过他人的监督?恐怕没这么简单。

无独有偶,我看到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给予肥胖人群一般性建议,并不能赋予他们成功减肥的能力。
根据美国的数据,美国70%以上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超重会增加人体发生代谢疾病的风险,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作为医院的医生,一般会建议超重的人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然而,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却发现,仅提供一般性建议,如“更好的饮食”或“多锻炼”,并不能帮助人们减肥。
研究人员班尼特教授指出:“仅仅告诉某人需要减肥、改善饮食或体育锻炼是行不通的,医生应该鼓励病人参与一个特定的项目。”班尼特教授和他的同事把调查结果发表在《普通内科杂志》上。

研究人员招募了134名参与者,他们都超重,平均年龄为51岁。在这些参与者中,70%是女性,55%是非裔美国人。他们中许多人已经出现了健康问题,包括糖尿病和高血压。
这项研究持续了一年,参与者参加了一个减肥计划,根据他们的个人需求制定了各种行动目标。作为计划的一部分,参与者收到了教育材料、来自减肥教练的电话、个人进度报告和包含减肥提示的短信。
与此同时,参与者必须定期向医生和护士报到,其中一些人只向他们提供一般性建议,而另一些人则向他们提供具体的建议和鼓励,这些建议和鼓励加强了充分参与减肥方案的必要性。

在干预了6个月和12个月的评分中,研究人员评估了参与者的体重,并询问他们,他们的医疗保健提供者向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建议,以及他们如何看待这些专家的护理水平和同理心。
研究小组发现,相比只得到一般性建议的同龄人,那些得到具体提示和信息的参与者,平均减掉了近7磅。
此外,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医生表现出的移情水平也有显著差异。因此,那些认为他们的医生具有同情心的参与者也比那些医疗服务提供者没有表现出多少同理心的人平均多出7磅。

从这项研究我得出了如下结论:
1、本来减肥就是反自然的过程,再加上人天生的惰性,减肥者的自主行动意愿往往并没有自己认为的那样强烈,在无人监督之下,很容易违规或放弃。
只有当付出金钱、受到他人监督和管理的时候,才有可能严格地执行瘦身方案,完全靠自觉相当不靠谱。所以现在许多减肥夏令营很火,有众人监督,而且大家在互相较劲,谁都不服输,输了会没面子。
2、减肥方案提供者应更多地意识到他们与肥胖者互动的重要性。
通俗点讲:你得关心我,我才能相信你的方案,相信你在真心帮我减肥。减肥的过程是痛苦的和孤独的,如果没有人陪伴,减肥者很容易放弃。
3、想减肥的人士必须要求减肥方案提供者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通俗点讲:别把产品或方案卖给我后就不管了,我还有很多问题,我需要你全程监督和指导。减肥的过程中充满了问题和变数,如果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减肥者很容易失去信心。

结语:
肥胖与心理因素本身就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在减肥过程中,开不开心、放不放心、舒不舒心,对减肥的成与败影响巨大。
和国外的情况有所不同,目前,中国人到医院寻求减肥帮助的人士并不多,而更愿意接受一些美容院、健康管理机构提供的减肥服务,因为他们不太愿意承认肥胖是一种“病”。
这也可能和中国的医院患者太多,医生没有时间与患者互动有关,医生就只能提供一些“一般性建议”,有时连这个都省了,直接开药。而相反,美容院、社会健康管理机构为了争取这部分客户,提供了非常优质的售后服务和人文关怀,其整体效果也比医院好,这和上面的研究结论也不谋而合。
所以,想减肥的朋友,你知道该怎么减肥了吗?找个好朋友或是好机构监督你吧。
----------------------------------
原创:邵明,资深健康管理师,从事体重管理和健康教育数十年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