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ABA践行课第十八节:行为塑造及临床意义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ABA践行课第二十八节:利用行为动量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研修ABA践行课第一节:ABA及基本行为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ABA践行课第十五节:替代行为区分强化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ABA践行课第十七节:其他行为区分强化简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ABA践行课第十六节:相互抵制行为区分强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ABA践行课第三十八节:自我刺激行为的干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ABA践行课第十四节:区分强化原理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ABA践行课第十九节:分化训练原理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ABA践行课第三十九节:临床行为及咨询案
塑造是获得一种全新行为的程序,它包含两个特征:具备一个特定的目标行为;利用区分强化的原则循序强化接近目标的行为。
塑造一个行为成功,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要有一个明确的最终目标行为;②一旦实现该目标行为,可由自然的强化物维持;③塑造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强化物,也就是说,强化物应该容易得到,容易给予,容易消费,不会很快厌倦;④选择恰当的初始行为(至少出现过一次,最接近目标行为)。
塑造是一个基本的行为原理,生活中所见的多数行为都是被塑造出来的,虽然并不一定都是主观有意识的行为。
如果是主观有意识的塑造行为,称为人为塑造,比如教儿童学习发音和语言的过程。没有一个儿童天生就是语言大师,他总是要从咿咿呀呀的无意识音节开始,进而是无意识地发出某些有意义的音节,然后是有意识地使用这些音节,最后形成词组、短句甚至是长篇大论的演讲。
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个教孩子的父母、老师或者照护者,都有一个最终的语言目标,但并不急于求成,而是从模仿孩子的发音开始,逐渐地强化他发音中有意义的成分。
而一旦他稳定地获得某一阶段的语言发展,在该阶段上的发音水平将不再受到强化,而新的有意义的进步(因消退爆发而产生的新的行为)则会产生并得到机会强化。
主观无意识的行为塑造过程,则称为自然塑造,或者成为误用塑造的范例。
人类的许多复杂行为都是自然塑造的过程。比如,现在我们构造的房屋相对于人类祖先们原始的茅草窝棚,那真是天壤之别,又高大,又舒适,既挡风又能蔽雨,还具有抗震功能。建筑房子的行为正是自然塑造之功:风吹雨淋、地震海啸等等,它在不断消退人们苟安于现状的行为,而激励和强化着性能更优的建筑工艺出现。
儿童许多升级的问题行为有可能是被无意识塑造出来的。譬如,当孩子学习语言的时候,我们为他的每一个新的发音而激动,十分注意和乐于满足他提出的任何要求,甚至创造机会鼓动孩子提要求得到玩具或食物。
但是,当孩子已经能娴熟地利用语言沟通技巧来满足他们无休止的需要与好奇的时候,家长就开始变得没有那么耐心和愉快。相反,甚至可能会心生反感或厌恶。孩子的要求因而可能被忽略,或者被断然拒绝。一个过去一直被强化了的行为(用语言提要求和愿望)因而被消退。

通过前面学习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在消退伊始,被消退的行为在短暂时间内可能不降反增(表现为被拒绝以后同一要求不断地重复提出,直到满足),甚至伴有情绪(如不开心,嘟嘟嚷嚷,哼哼唧唧,委屈地哭,纠缠人),而这也许就是问题行为的发端。
这种行为照例还是一种厌恶性的刺激,如果家长离鼓励他用语言提要求的阶段时间不是很长,很可能受不了孩子的纠缠或者委屈的样子而满足他。那么,这种小哭小闹、纠缠的行为就得到强化并维持。
时间稍长,当家长已习惯于这些表现的时候,又会感到这样纵容下去不好,下决心要制止他。也就是说,开始消退管理者已经习惯了的纠缠、小哭小闹的行为。
在这个基础上的行为被消退时,基于消退爆发的原理,新的行为如自伤、打人、摔东西,或者强度更大的行为,比如哭闹更厉害,大发脾气等可能出现。
相对于过去的小哭小闹,新的问题行为是一个更大的厌恶性刺激,家长初次接触或者领教,往往会觉得继续拒绝下去不值得,因而也就满足了。
如此发展下去,就会觉得已经有心(去矫正)无力(没办法去改变)了,只能每每在孩子闹到最大程度时适时满足他,才能打发这个厌恶性的刺激(家长满足孩子的行为因而也就被负强化了)。孩子的问题行为也就因此一步步被升级塑造出来,最后不得不求助于专业人员。

上述这样无意识塑造问题行为的过程与下面描述的有意识培养孩子的问题行为的做法几乎是异曲同工,只不过没有一个家长承认他们曾经这样教育过孩子而已。
先教孩子说话,学会说话以后,鼓励他用语言的形式提要求,并连续强化他这种行为。一旦孩子已经熟练掌握这一技能,就开始消退他用语言提要求的行为,同时鼓励他纠缠父母,反反复复重提要求,并哭哭啼啼,或者哼哼唧唧地表达直到让家长不耐烦为止,做到这样才给予强化。
一旦儿童能够这样获得满足,进一步消退他该水平上的行为,而鼓励他用撞头、咬人、摔东西或者脾气爆发、满地打滚来提要求。
一旦孩子达到这个水平,就及时地满足他,而任何达不到这个水平的提要求的方式都不予满足。
所谓的“问题孩子”其实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注:ABA践行课,是青岛新阳光研究所李克富老师推出的系列课程。节选转载,也是我收藏及消化吸收的一种方式。期与读者分享研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