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中,真正的难题不是判断世界本身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最常困扰我们的往往是,世界是基本理性的,但并非完全理性。生活是理性的,但如果完全按照逻辑来推论,却可能到处是陷阱。它看起来有一定量化关系,却不可能完全精确地用数学公式来度量;它看起来有一定规律,却又随时充满了惊喜。
断断续续中,终于将《系统之美》这本书读完了。最后一章讲的与系统共舞的十五个生存法则,是对前面内容的高度总括,其中对以下几点颇有感触。
《系统之美》德内拉·梅多斯“关注重要的,而不只是容易衡量的”
我们容易被数字所迷惑,认为能被量化的就是重要的,也是需要关注的,但是现实系统中,很多东西都是不能被数字量化的,但是它们又往往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品质优劣、道德好坏、行为规范等等。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做市场调研的时候,越来越重视定性调研,更多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虽然定性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正如作者所说:希望你能成为一名质量检测员,到处走动,随时随地检查、确认质量是否达标。
“为反馈系统指定带有反馈功能的政策”
”用反馈的概念来思考系统性问题,并指定反馈的政策“是一种非凡的能力。这相当于把学习功能融入管理过程,不断迭代,不断更新,反馈功能及时发挥作用,能更好地与系统共舞。
有的企业一套标准永远不变,缺乏灵活性,管理过程没有有效的反馈渠道,是迟早都会被市场淘汰的。只有不断的变革,才能走得更长远。
”界定系统的职责“
”增强系统的”内在责任“,意味着在设计系统时,要在决策及其结果之间建立起反馈回路,让决策者直接、快速、强制性地看到其行为的后果。“
当系统内的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时,往往是效率低下的时候。只有清晰的划清每个人的责任和行为的后果,他们才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采取有效的行为。每个人都做着正确的选择,那么系统的管理者就会轻松许多。
除此以外,还有”扩大关切的范围“,即不仅要扩展时间的范围,扩宽思考的范围,还要扩大关切的范围,因为真正的系统都是相互连接的。
还有”不要降低善的标准“,即不要过度关注坏消息,而对好消息不闻不问。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标准,警惕目标侵蚀。
写在后面:
关于系统思维的书籍,读了两本《第五项修炼》和《系统之美》,都是非常经典的书,也非常受启发,但也深深地感觉目前的认知水平有限,这两本书适合长期翻阅。不同阶段读,应该都会产生不同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