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深度对话:从学生学会提问开始
今天听了张瑶老师一节课,课题是曹操的《蒿里行》。
学生在结合注释理解了大体意思,并且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之后,就进入小组提问环节。学生提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作者这首诗是写给谁的?
学生有三种回答:一、写给百姓和士兵的,因为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士兵和百姓的同情,诗中“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四句就表现出作者这样的情感。二、写给那些一起来讨伐董卓的诸侯的,因为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诸侯的批评,诗中“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六句就表现出对诸侯们争利互残行为的批评。三、写给自己的,表达了诸侯合力讨伐董卓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当大家将要达成共识后,一位学生站起来质疑说,不可能是写给士兵和老百姓的,因为他们基本上不识字,所以只有可能是写给自己和各路诸侯的。
第二个问题:“踌躇而雁行”的“而”表达的前后关系是什么?
有人说是并列,因为互换顺序,变成“雁行而踌躇”也可以。有人说是转折,因为雁行是有秩序,与踌躇表达的徘徊不前的意思相反。大家确定了“而”表示的关系之后,新的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要颠倒顺序呢?经过商量,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押韵,因为整首诗押的都是ang韵。一是强调,踌躇是作者所要批评的诸侯军的状态,所以提前。这句中的转折关系,加上倒转语序,增强了作者情感的力量。
第三个问题:“念之断人肠”与“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一样么?
学生说不一样。“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而“念之断人肠”中的“断肠”表达的则是对百姓和士兵所遭遇的痛苦的同情。有学生补充说,还有因为自己未能讨伐董卓成功,却给百姓和士兵造成这样的痛苦而痛苦。还有学生总结说,这样一分析,感觉曹操的断肠比马致远的断肠丰富多了,也似乎格局也高多了。一个沉浸在自我的悲欢里,一个却心怀天下。
整节课下来,无论是学生的问题,还可相应的解答,都抵达了文本和生命的深处。如果老师还像原来那样灌输这些认识,课堂效果未必如此好,也未必能达到这样的深度。概而言之,教师就应该是课堂对话的倾听者和编织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