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盯孩子学习,孩子依旧学不好,这样的情景在很多家庭里都出现过。瑞老师也曾经走过了这样一段路。想在回想起来,感受颇多。
首先,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在紧盯的环境中,孩子和家长都不快乐。孩子没有能够从自己的学习中找到成功,虽然家长付出了心血,依然学不好,家长盯孩子学习,肯定花费了心血和精力,依然效果不好,肯定心力憔悴。鸡飞狗跳的局面在这些家庭里出现过。大家都不快乐啊!
第二,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激发孩子的自主意识非常重要。只有自己主动去做,才有积极性,学习效果会好。靠父母盯,无异于看贼一样。你在盯,他就做;你一松,他就不做。学习就成了家长的事情,孩子只是被动应付,完全依赖家长,哪里谈学好学不好。
第三,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我的过程,家长只是陪伴成长。陪伴不是每时每刻在盯,陪伴是孩子在学习,你在一边或参与学习,或静静望着,或给点孩子时间和空间,你做你的事情。
曾经,瑞老师也和很多家长一样,盯着孩子学习。孩子一有不认真或不正确的时候,立刻纠正孩子的行为。最后,学习、做作业成了瑞老师的事情了。特别孩子在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能够独立学习,于是就手把手地教,不给孩子独立思考、学习的空间,结果时间一长,孩子完全不独立学习了,一切以家长为准。
孩子学会学习和学走路一样,都有一个从扶、半扶到放的过程。
1、允许孩子出错。学习哪有不出错的。正是在跌倒之中孩子在探索走路,在跌倒、爬、站立过程中,知道怎么掌握平衡。同样,孩子学会学习,允许孩子犯错,不能一出错家长就纠正,让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
2、制定学习目标。规定学习时间,不能无节制地降低学习效率。让孩子产生效率意识、责任意识。
3、试着放手。试着孩子独立学习。出现差错不要紧,完不成学习任务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自己去做、去实践。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独立学习能力,学习只是能力培养的载体。如果独立学习能力培养起来了,何愁学不好习?
同样,如同学习一样,孩子的成长也有一个从扶到半扶到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家长要做到——
1、培养独立性
鼓励引导孩子独立生活、独立思考,让他相信能自己做好任何事,找到自己的答案和价值。一味帮忙代劳,一手操办,久而久之只会让孩子丧失动手能力。
2、建立信任感
孩子需要的不是过度保护,而是你相信他能做好这件事的放手和信任。过度保护不是避免危险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教会孩子如何掌握技能,正确面对危险。
3、呵护创造力
踩水坑、在墙上画画,不是搞破坏,而是在探索世界。孩子身上最宝贵的,就是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探索力和创造力。请不要把天才扼杀在摇篮里。
4、勇于挑战困难
人生的道路充满荆棘,当孩子面对陌生的困境,鼓励他不断尝试,会比强迫更有力量。勇敢战胜昨天的恐惧就是今天的成功。
5、有界限的自由
不管是贴歪的照片还是散落的装饰,随心所欲布置的小天地倾注了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和喜爱。给孩子适度的自由,让孩子既有机会自我,又游刃有度不越界。
6、慎用惩罚、善于奖励
每天唠叨着催促孩子收拾好玩具,反而是变相地提醒孩子故意叛逆。或许一句夸奖孩子进步的赞美,带来的效果胜过十句催促。
7、增强责任心
打碎花瓶、损坏东西,一切孩子无意间造成的错误,逃避责任是害怕父母的责备。父母的安慰、理解和包容能够让孩子更有承担错误的勇气。
8、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战胜自己的过程。即使孩子偶尔失利,父母也要关爱和鼓励,而不要嘲讽和责骂。一句肯定的鼓励,是对努力最好的犒赏,会成为孩子最持久的动力。
9、保持乐观心态
乐观的人看到甜甜圈,悲观的人看到甜甜圈中间的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教育孩子面对事物,永远保持乐观坚强的态度,这才是孩子此生最大的财富。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227/226611b8aea6c6e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