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总结,总是有一定套路的。三段式,开头陈述事实,中间分析,最后才是总结。这篇不是总结的总结算是对我第二阶段写作的一个交代。
写作是游离于我工作之外的一种消遣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喜爱,所以能在工作和生活之余,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随意的写写。写的内容随心而定,有时灵感像是一台时光机,随时调节到过去和未来,有时许多天没有灵感,只能闷着头看书,感觉像制作一件衣服般东拼西凑,终于写出来了,却懒得再去看一眼。从没有对文章的认真审视,就像第一次养育孩子一般心里没谱,所以随心所欲。
刚开始还每天发到群里,后来越来越只顾着写自己的文。每天时间有限,写完已经耗费了大量精力,只能有限的学习几个简友的文章。在群里更是沉默的大多数,很少发言。但,一有空便浏览大家的聊天记录,知道这期小伙伴们都已经有所成就,羡慕之余,也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至少要把这三期坚持完,如果可以走得更远,那会更好。
我知道,这样的写作方式太过自我。只写自己想写的,不管有没有观众,只写给自己看。有时候会怀疑,会失望,会不知道自己是否该调整写作方式。因为一个人走的路实在太寂寞。小伙伴们每周都在互相点评,有时,我也蠢蠢欲动,想加入大家的点评里。可是,总有事情耽误,遗憾错过了无戒学堂许多的活动。包括,总不能在第一时间听无戒老师的课程和学员们的分享,不能参加这么有意义的互评活动。
写作是孤独的,孤独才能有独立的思想产生。写作又是需要技巧的,像老师和同学们所说的,写作也需要有目标。就像和自己赛跑,总要有所期待,有所进步,才能超越自己,走得更远。写散文,有散文的技法,写小说,有小说的路数。但前提是都要有想法。读得多了,思考得深入了,才会有审美,才会有写文章的灵感。就像从前学英语,班里英语最好的那位同学,也是阅读量最大的,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自然就有了语感。写文章也一样,读得多了,想得多了,写得多了,才能下笔如有神,写出的文字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字。
写作也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长跑,刚开始可以很慢,写得很短,渐渐的,那些需要挖掘的需要提炼的,都像深海里的神秘生物,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笔下。而很多时候,我们是没有像《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那般的勇气和智慧的,飘在海上的前84天一无所获,直到第85天才钓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条马林鱼。村上春树说:“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他29岁开始写作,现在70岁,他坚持写了41年,这41年的每一天他都没有间断。如果说写作就是长跑,那么跑到最后的人,战胜了过去的自己的人,一定能在写作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马上就要开始第三期写作打卡了,我为自己立下两个目标,一是坚持不间断的写作,二是有所突破,写出自己的风格。但愿明天的自己比今天有所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