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不一样的曾国藩——缘起(上)
洋光雨露算是颇喜读书之人。
虽如此,但若说起与曾氏结缘之迟,亦是颇为令人汗颜!
如无意外,大概与大多朋友一样,首次接触曾氏即始自中学课本里的中国近代史中。
学习中国近代史,方知以曾国藩、左宗棠为主要代表的湘军,是由地主阶级组成并代表其利益的集团,是残酷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刽子手,亦知此论早已成为历史定论之原则。此后,虽饶有兴趣阅读有关曾氏之文字,无论期间经历之内容如何丰富与精彩,既使保持浓厚兴趣于今已逾三十有年,但,洋光仍坚持以史之定论认之。此为原则,亦是初心,而不得有更。
窃以为,若对曾氏之认识、之研究,从文化之角度予以解读,仍有其应有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亦极有必要深研细读,且多有可借鉴学习之处。比如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对良好家风家教培育、为官为政之清廉等,于个人修身方面,其贵有恒、倡诚信、宜勤俭、不自欺等都有相当可学习之处。
是故,笔者愿将自己经年读书之笔记、心得体会,以《不一样的曾国藩》之不一样的方式整理出来,与读者朋友们分享。此举,既是对自己学习的一个总结,亦期与分享中引起共鸣。若觉读之有益,方不使撰写之徒劳、笔墨之空耗,可算是给自己一个完美的交待。只要读者不觉得文字无味,语句有污双目,故事尚有逻辑,情节似又合理,则足可聊作自慰也。
但,也不得不指出的是,由于曾国藩氏是一个宗于程朱理学的儒学大家,其行其为循规蹈矩,有时甚至琐碎无聊亦无趣,极易使读者觉得书中内容沉闷冗长而无情节之趣,是本书因人物性格之故,而导致之不得不述明之特点。正如其人,往往“誉之者奉之圣贤、谤之者视之魔鬼”般易致极端。作为作者,当然希望读者有足够耐心阅读拙作,但仍以善意提醒以期读者理解,不愿奢望读者“同情”而浪费大家宝贵时间。洋光雨露,也如大家一样,初时读起曾氏文字,先是感觉平平,一旦静心下来,即感曾氏之厚重,所获渐日新,兴趣渐日浓,以至于不忍放下,是故,保持浓厚兴趣三十有年。愈读曾氏,愈有嚼头,愈有思考,愈有感悟。
洋光清晰地记得:真正接触曾氏则是缘于部队之工作经历所致。笔者亦如曾氏,出身农家,甚而达不到耕读之家状;农家子弟之求学,当然只有锐意“功名”走应试之道,前途方有出路;自是限于家庭之困、成长环境之闭陋,自然阅读十分有限而致孤陋寡闻。
至今,仍清晰的记得1991年才由唐浩明先生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三部曲,始以引起对曾氏国藩的关注;并自此始,于今已三十有年,一直对曾氏保持着相当的兴趣,并时有研究其生平之冲动。
然,真正沉下心来研究、甚至有动笔冲动,则始于2020年。初始时,仍只是出于兴趣,写些有关曾氏的小文,仅限于片段式、碎片化的状态。虽如此,仍觉兴趣日浓。遂出于兴趣向别人提供过一些稿件,一旦交稿时往往被瞬间取用,笔者倍受鼓励(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