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努力拼命,不敢喊停?
为什么有些人懒惰无力,只想躺下?
我们身边,不乏“勤人”,也不缺“懒人”。
有些勤快的人,每天都被各种事情缠绕,一停下来,就发慌。他们觉得有事做,才有存在感。所以只要一停下来,就浑身不自在。
有些懒惰的人,每天都无所事事,除了葛优躺,啥都不想干。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不可否认,懒人可以变成勤人,勤人也可以变成懒人。但是,前提是有改变的原动力。
很多妈妈,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第一次打孩子,内心非常懊恼;第二次打孩子,虽然也懊恼,但是没那么第一次那么深刻,第三次,第四次……打起来,越来越顺手。到后来,可能是,孩子一不乖,就是打。打上瘾了。
很多锻炼的人,应该也有这样的经历,刚开始锻炼的时候,觉得很累,很疲惫,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好多了,慢慢的喜欢上锻炼了,再到后来,习惯了在生活中,安排锻炼。如果不锻炼,反而会觉得不适应。锻炼上瘾了。
不少爱看书的朋友,应该也有这样的经历,刚开始基本只想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而且都是在心情好的时候看。阅读一段时间后,喜欢上了看书这件事,即使遇到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书籍,也愿意坚持看完,因为看下去的收获往往比不看更多。接下去,心情很不好的时候,反而会想看书,让自己静下来。后来,每天很自然的会打开书,看上一会儿,不然总感觉有啥事儿没干。看书上瘾了。
有些事,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并没意识到自己会做多久。但是不可否认,第一次都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你从未做过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在你生活里重复的概率就很低,几乎为零。
如果你做过一件事,那就另当别论了。你对这件事是有体验感的,无论好坏,你都是有体验感的。而且,这件事以后在你生活中,重复的概率相对而言就提高了。即使是你体验感不好的事,比如我前面说的打孩子,也可能会让你打上瘾。当然也是有很多妈妈,打了第一次后,就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然后下次不打了。下次再想动手的时候,多半就会用第一次的经历提醒自己。
可见,第一次的言行,都是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的。最可怕的就是上瘾。
那些对打骂上瘾的人,得到的不仅是自己的暴躁,还有孩子的暴躁。
那些对锻炼上瘾的人,收获的不仅是健康的身体,还有惊人的毅力。
那些对看书上瘾的人,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还有开阔的胸襟。
一旦对一件事情上瘾了,你就会不自觉的做,而且是欲罢不能的做。上瘾后,效力的显现就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请当心你的言行,上瘾后,会让你欲罢不能。如果是好的言行,未来的收获硕果累累。如果是坏的言行,未来的恶果又苦又大。
网友评论